開始的時候我也懷疑,是不是男人們眼睛都瞎了,人家明明有胸好不好!後來我沒那麼年輕了,腦子也清楚了些,漸漸明白了一個真理,並不是每個擁有36C的女人都能成為夢露,男人們也並不是像我們想象中那樣care女人****的尺寸。對於男人來說,一個女人光有胸是萬萬不行的,你還得有臉蛋,還得有腰,還得有腦子,還得有發嗲服軟的高情商,現在總是說整體實力,一句話,整體好了什麼都好,不能光靠一個強項拉分啊。
話說回來,胸大到底算不算強項呢?至少在中國傳統審美中,欣賞的是平胸美女,尤其是明清時期,那時候流行的美女都是****一抹、楊柳腰加上三寸金蓮,嫋娜的身姿藏在寬大的古代服裝下,飄逸得像一縷詩魂。從古人的詩文來看,男人們對做為第二性征的乳房並不那麼在意,他們反複為之吟詠的反而是小腳、纖腰之類。李漁這個才子就曾經寫過一本《香蓮品藻》,介紹了把玩小腳的二十四種方式,沒見他專門提過女人的****。
明清文人不以大胸為美是可以肯定的,提到女性乳房一般會稱之為“丁香乳”、“椒乳”等,取其小巧玲瓏之意。清代文人朱彝在一首詞中這樣寫:“隱約蘭胸,菽發初勻,脂凝暗香。似羅羅翠葉,新垂桐子,盈盈紫藥,乍擘蓮房。竇小含泉,花翻露蒂,兩兩巫峰最短腸……”菽是豆類的總稱,形容乳房像初生的豆苗一樣嬌嫩,大致是小巧可愛的。想想看,明清人偏愛的都是纖瘦型的美女,如果再搭配上異峰突起的大胸,怎麼也不太諧調吧。
正因如此,那時候流行的不是隆胸,而是束胸,用一根長長的白帶子把****綁起來,防止過分突出,可能禮教之士認為大胸能夠勾引人內心深處的欲望,非束縛起來不可。這種流風到了張愛玲的小說裏還可以看到,我現在還記得,她筆下的白流蘇是“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孟煙鸝則是“不發達的乳,握在手裏像睡熟的鳥”。
直到上世紀20年代末,上海才發起了“天乳運動”,意思是要把女人束了幾百年的胸解放出來。天下的大胸女,從此揚眉吐氣,再也不必含著胸走路。從那以後,可以說大胸女迎來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她們再也不用拚了命去束胸,也不用擔心隨便被貼上蕩婦的標簽,****大不再是件壞事,但其實也不是件多麼好的事。我要是說大胸有大胸的苦惱,會不會被平胸的姑娘們打死.但事實真是這樣的。
首先,大胸必須得瘦,肥胖和大胸真的不共戴天啊。瘦人自然穿什麼都好看,但如果不幸是胖子,平胸的胖子也要比胸大的胖子看起來順眼得多啊。曆史上著名的胖姑娘楊玉環是個美人兒,據說就是個平胸的胖美人,在野史中,有次唐明皇曾經讚美她的****說:“軟溫新剝雞頭肉。”這個雞頭肉不是指雞的頭,而是一種外形像雞頭的芡實,外形盈盈一握,聽起來可愛又可憐,可見楊玉環並不像人們想像的是枚****,擁有的反而是一對玲瓏乳,照樣三千寵愛在一身。
其次,大胸必須得穿BRA,我真的是很討厭穿這個勞什子啊。平胸女子偶爾不穿BRA還可以視為脫俗,比如亦舒形容施南生就說“南生是我見過不穿BRA最有格調的女人”,唉,換了個36C的姑娘不穿BRA試試看,別提什麼格調了,胸前的波濤洶湧看起來簡直是一場災難。
再次,大胸女永遠走不了什麼小清新啊、知性啊之類的路線,殘忍點說,這意味著大胸女在外形上永遠和文藝絕緣。你可以想象一個女作家同時是個****嗎?《格調》裏麵說,上流社會普遍比底層的人要瘦,我在想,是不是漏掉了一點,上流社會的女人普遍要比底層的女人****平坦,不信的話,你看看那些名牌什麼的,明明就是為平胸者設計的。
最最重要的一點,地球人都知道,越豐碩的****,越抵不過地心引力的吸引。
胸大有好處嗎?當然有,那就是你當了媽之後基本不用為奶水不足發愁,這樣看來,大胸受青睞的原始初衷可能隻是,這樣的女人好生養。
說了這麼多,我隻是想表達,大胸真的沒什麼了不起,平胸女子大可不必為此煩惱,就連德藝雙馨的******老師也不是靠大胸取勝,我輩平凡婦人又何必執著於****大小。
女人總是喜歡把人生的困境歸咎到某個問題上,並把這個問題無限放大。我嫁不出去,是因為我平胸;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我個子矮;豐胸術之所以如此流行,就能改變自己原本不太如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