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反觀最新出爐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可以說,指責其情節之荒謬、台詞之雷人,本來是多餘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喜歡,不去給他貢獻票房就是了。
所以,原書中老實本分隻是被逼到絕路才反抗的牛魔王,在電影中變成真正大鬧天宮的大反派,也就算了;
原書中神秘莫測的菩提祖師,在電影中變成被觀音和玉帝一呼即應的小跟班,被牛魔王一擊即敗,也就算了;
鐵扇公主成了玉帝他妹,也就算了;
二郎神給牛魔王當臥底,也就算了;
孫悟空和九尾狐交尾拍拖,也就算了……
但是,有一點絕對不能“算了”的,那就是電影所表達的思想,若不進行解毒,毒死了花花草草也就算了,毒壞了小朋友的腦袋,那可就貽禍無窮了。
【美化與汙化】
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中的仙界人物,除被牛魔王蠱惑的二郎神外,幾乎全是高大全的正麵形象:
女媧娘娘為天庭犧牲小我,煉石補天;
觀音娘娘為使孫悟空走上正道,派菩提去教化他;
菩提與反動派牛魔王英勇鬥爭,最後不幸犧牲;
一度上當受騙的二郎神最後也幡然悔悟,憤而揭發牛魔王的陰謀,站到正義的一方來;
而全劇刻意塑造的玉皇大帝,則是一個英明神武、慈悲為懷、平易近人、為三界和平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的偉大領袖形象。片中借觀音之口,說他“自幼修持,苦曆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原書中此為如來所說),這就是他能坐上玉皇高位的原因,也是天庭政權合法性之所在。
因此,任何覬覦靈宵寶殿的行為,都是破壞三界和平的惡行。所以,片中的魔界諸角色,自牛魔王以下,一個賽一個醜陋、恐怖。而牛魔王這個反動頭目,則集中了所有反派的特點,暴戾、凶殘、陰暗、狡詐,他為了實現個人野心,不惜犧牲魔界眾生,不僅欺騙並利用了九尾狐、二郎神、孫悟空,還欺騙了深愛著他的鐵扇公主,最後被覺醒的孫悟空打殘,可謂罪有應得。
如此正邪分明的角色設置,80前觀眾是不是覺得很麵熟?
再說一個細節:原著中,孫悟空鬧天宮後,花果山群猴及七十洞鬼王等附庸者大部分被天兵天將剿殺,而在電影裏,這筆血債被安到魔界頭上。孫悟空上天報仇時,玉皇大帝說:“天庭不可能幹出這種事!”不得不說,這句話,如此耐人尋味。
原著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雖也不見得有多少自發反抗的精神,畢竟還有追求公平的訴求在(參見我的“8+1評孫悟空”係列)。而電影裏的孫悟空,完全成了一隻腦殘猴,除善良、多情外,幾無亮點可言,他自始至終處處受騙受控,牛魔王騙他、二郎神激他,他都被玩得團團轉。菩提說這就是你的命,他就乖乖認命;如來說這是你的罪,他就乖乖服罪——電影最後,孫悟空都已懺悔了,願意花幾百年來重裝天庭贖罪時,如來還是莫名其妙地冒出來,將他壓下,而他也就俯首貼耳地表示服罪。
說白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想告訴我們的是:反抗是找死,認慫也白搭。用粵話說:問你怕未?
被微博上的朋友的貼圖勾起興趣,今天一口氣看了四集,第一次看鬆本潤的多拉馬,真噠很像皇後娘娘,有時候好出戲啊,除了這點不太習慣外我看的很過癮,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綠茶女和新晉綠茶男的過招,看完居然沒有一絲不和諧,我的三觀你還好麼?
看大家的影評有好多對紗繪子的吐槽,可我很想吐槽一下男主,純屬個人情緒,因為他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失敗而丟人的表白,當然他是被女主傷透後奮起反擊的立場,更像是正義值得人同情的一方,他的欲迎還拒、以退為進也是為了進一步拿下女主,愛之深恨之切,跟我之前那段灰暗的感情有質的區別,但依然改變不了我對這個綠茶男人的鄙視還有滿心不甘。
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前幾個月的感覺,就像是被捏著七寸的蛇一樣無力回擊,他的若即若離,讓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我簡單到用半頁紙就能概括的人生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段數這麼高明的男生,基本的招數就是曖昧到無微不至再消失兩天,前一秒鍾還讓我感受到自己是深切的被嗬護著,在他心中我是如此與眾不同,相見恨晚,後一秒鍾就開始懷疑也許是我想多了,是我太不知廉恥了,人家明明沒有明示我神馬,隻是一起吃吃飯看看電影壓壓馬路,隻是在談人生談理想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我到底在對這麼個正直明朗又善良純潔的少年YY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