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意退讓中獲得前進的時機
趙小蘭,197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企業管理學院碩士學位,曾任美國第24任勞工部部長。
2001年1月11日,美國總統小布什剛剛上任,他極力邀請趙小蘭出任小布什政府的勞工部部長。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趙小蘭居然拒絕了,她認為此時上任時機還不夠成熟。很快,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親自出麵說話,她才接受了小布什的邀請。2001年1月31日,趙小蘭正式宣誓就職,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人部長。
趙小蘭為什麼開始要拒絕小布什的邀請呢?難道她真的不想做這個部長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她會錯過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她是在假意拒絕,這是她以退為進的策略。她曾任老布什政府的副運輸部長,作為老布什的舊人馬,如果她立刻答應小布什的邀請難免會遭到公眾和外界的批評,她需要一些外界的推力來作足氣勢,而老布什扮演了一個支持者的角色。受到美國兩位總統的青睞和支持,趙小蘭的人氣大增,她在退讓中爭取到了前進的時機,這時候答應邀請,出任部長是眾望所歸。
在博弈論中,以退為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在假意退讓中獲得前進的時機,對於長遠發展來說是必要的。哈佛人趙小蘭正是運用了這一博弈原理,通過假意拒絕占據了先機,最終獲得了更為成熟的時機,贏得了理想的博弈結果。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
公元前196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不僅被越國打得落花流水,而且闔閭的腳趾受傷感染身亡。吳王夫差繼位後,一心想為父報仇,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吳王夫差以伍子胥為大將,帶領全國精兵圍剿越國,越王勾踐因為輕敵最終落敗。此時越國已經明顯處於博弈的劣勢,為了保住實力東山再起,勾踐在範蠡等賢臣的建議下假意退讓稱臣,投降吳國。這大大滿足了夫差的虛榮心,夫差將勾踐夫婦留在吳國為他養馬,這三年勾踐卑躬屈膝,最終贏得了夫差的信任,得到了赦免回到越國。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勵精圖治,10年後帶領越國精兵打敗了吳國,並且逼得夫差自刎身亡。
越王勾踐的假意退讓,不僅保存了自己的實力,而且麻痹了吳王夫差,使得夫差對他放鬆了警惕,最後終於贏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在假意退讓中獲得前進的機會,正是博弈論思想的精華。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長遠的利益和發展,假意退讓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一時退讓的權宜之計,不僅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而且自己退讓的姿態也會麻痹博弈對手,使得對手信以為真,最終放鬆警惕。在退讓中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等到了合適時機再前進,不但將自己在博弈中的劣勢地位轉變為優勢地位,而且還可以降低失敗的風險,贏得最終的勝利。
在人際交往中,低調隱忍非常重要。比如在辦公室人際關係之中,麵對咄咄逼人的同事或是上司無理的要求,忍他人之不能忍,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而且也會因為自己的寬容涵養贏得同事和上司的好感。這會使我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終贏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一時的退讓並不代表永遠退讓,這不過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處理方式,和得罪同事、上司或失去工作機會相比,假意退讓是最優策略。正像我國一句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唯有保存好自己的實力,才能等到合適的時機重新出發前進。
博弈啟示錄
懂得博弈智慧的趙小蘭選擇拒絕小布什的邀請,實際上是一種假意的退讓,因為那時候時機還不成熟,等到老布什親自出麵邀請她,她答應邀請才是眾望所歸。
在假意退讓中獲得前進的時機,有利於長遠利益和長遠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低調隱忍和假意退讓,有益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