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們脫離險境以後,紛紛向老獵人請教以火滅火中暗含的道理,老獵人笑了笑,輕鬆地說道:“草原失火,火借風勢向我們這邊燒來,但近火的地方氣流會向火焰那邊吹去。我放的那把火就是抓準時機借用那股氣流向那邊撲去,我這把火將附近的草木燒著了,這樣草原烈火就再也燒不過來了,因此我們得救了。”
運用逆向思維還可以衝破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一般指的是隨著知識的積累、經驗的豐富,我們發現事物的一些規則,並且按照這種規則去行事。久而久之,就會沉溺其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如果我們缺乏打破它的意識和勇氣,它就會變成一座牢房,將我們困住。
比如,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瀟灑;另一張照片上的人粗俗醜陋。然後問你,這兩個人當中誰是殺人犯?你應該會毫不猶豫地指出那個長相醜陋的人會是殺人犯。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意識都是因我們以前形成的知識、習慣、經驗等在起作用,導致我們形成思維定勢,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而逆向思維可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囿於成見和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感知和了解事物。逆向思維能夠突破書本定勢、經驗定勢、視角定勢、方向定勢、維度定勢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常規的救人方式是將人從水缸裏拉出來,即人離開水。而司馬光卻運用逆向思維以石砸缸,使水從缸中流出,即水離開人。這其中運用的就是逆向思維,也因此衝破了人離開水的思維定勢。逆向思維可以衝破思維定勢,也可以說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時,要多角度、多層次、多手段地去考慮,而不是僅僅限於一個方麵或一個答案。
杠杆思維:事半功倍的關鍵思考法
為什麼許多人拚命工作,卻毫無收獲呢?為什麼耗費了很多時間去努力,仍然沒有成果呢?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一無所獲中還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收入不僅沒有得到提高,每天還生存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與之相反,一些人卻總是在時間和精神都有餘力的狀態下工作,同時頗有收獲,收入也高。這些人是以什麼樣的方法工作的呢?造成兩者差距的真正原因在哪裏?事實上,造成差異的主因當屬於思考方式。因此你必須轉變自身的思考方式,掌握“杠杆思維”。杠杆思維,指的是將物理學中的杠杆原理運用到工作、時間、知識上,以實現“DMWL”(Doing More With Less的縮寫,意為以較少的付出得到較多的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我們奉為至理名言的一句話,它指代的是一種固定的“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思維模式。此種思維要求的就是要想有所收獲,必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而也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事實卻是很多時候即便你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也未必會有所收獲。
首先提出杠杆原理的古希臘數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隻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杠杆思維就是一種把杠杆原理運用於商業方麵的思考方法。在運用杠杆思維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以“DMWL”為主旨,以較少的付出贏得豐厚的回報。因此請把“Doing more with less”幾個字認真地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把它貼在辦公室、電腦等顯眼的地方,以加深對其的印象。常常以耗費一分的精力與時間,來收獲無限大的成果的思維,思考自己麵對的所有事情,這樣做事會更加高效。
但關於“DMWL”,有兩點需要注意:
勞力耗費少不等於輕鬆做事
“DMWL”思維雖然耗費的勞力少,但並不是指做事馬馬虎虎、偷工減料,也不是輕鬆做事。比如,一項工作需要8個小時才能做好,而你運用杠杆思維隻需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那麼完成之後呢?剩下的7個小時是荒廢掉還是另有用途?答案當然是後者。當你1個小時完成後,就停下來無所事事,那最終的成果和8個小時完成沒有什麼分別,而若是將餘下的時間做更多有益的事情,那就非同一般了!像“工作完成了,就回家睡覺。”這樣的想法,最終是不會有所收獲的。而“1個小時若能完成一個成果,那麼,8個小時的話,就會完成8倍的成果。”這樣的想法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