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地防止疲勞,應該在感到疲勞之前就休息。這一點為何重要呢?因為疲勞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美國陸軍曾經用幾次實驗,證明即使是年輕人,如果不帶背包,每一小時休息10分鍾,他們行軍的速度就加快,也更持久,所以陸軍強迫他們這樣做。一個人的心髒每天壓出來流過你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火車上裝油的車廂;每24小時所供應出來的能力,也足夠用鏟子把20噸的煤鏟上一個三尺高的平台所需的能量。你的心髒能完成這麼多令人難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續50、70甚至可能90年之久。你的心髒怎麼能夠承受得了呢?哈佛醫院的華特·坎農博士解釋說:“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人的心髒整天不停地在跳動著。事實上,在每一次收縮之後,它有完全靜止的一段時間。當心髒按正常速度每分鍾跳動70下的時候,一天24小時裏,實際的工作時間隻有9小時。也就是說,心髒每天休息了整整15個小時。”
一般常人每天大概需睡足8個小時,但也有些人多,有些人少,完全視個人的情況而定。重要的是,如果你夜晚必須睡8個小時,第二天才有足夠的精神,則工作再忙碌,也應該盡量避免減縮睡眠時間。你如果常因工作而夜晚無法成眠,則不妨考慮運用沃克教授推薦的下列方法改變自己的睡眠習慣。
“一躺下,便即刻入睡”是最理想的睡眠習慣,可設法使它變成一種條件反射。譬如夜晚定時在10點左右上床睡覺,習慣既成,則每晚一到這個時間就會想睡,一上床便能很快睡去。
停止延長工作時間的壞習慣,將未完成的思考先預留在潛意識中,讓大腦獲得完全休息,將煩惱事一律拋到九霄雲外。實際做法是,你不妨想些與工作無關,美好的回憶或描繪一些甜美的畫麵,漸漸地,睡意上升,你便會朦朧入睡。
一般而言,人在有意識的情況之下就有警覺心,有警覺就難以成眠。因此,想睡個好覺,則必須命令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進人無意識狀態。如此,你便能安心地睡好覺。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上床後,立刻閉上眼睛,使頭腦裏一片漆黑,沒有任何影像,並進入完全停止思考的狀態,則很快地,5分鍾後就能產生睡意。
心中總惦記著一件事情時,也不容易入睡。此時,你應將事情先記在備忘錄上,留待明天再去思考,讓頭腦完全停止運作,不久,便會睡去。
上床之後,你是倒頭就睡,還是輾轉難以成眠呢?基本上,晚上能放鬆自己,完全進入沉睡狀態的人,白天也能如此,其秘訣便在於同時調整身心。
心理學家認為,有智慧的人都能意識到全身放鬆的好處,而在追求目標前先找了可使自己放鬆的方法。人們在10個星期內就能學成放鬆精神的方法。
其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全身放鬆,仰臥在床上,將頭部墊高。然後,拿一個枕頭放在膝下,使腿略往上抬起;另外,持二個枕頭放在身體兩側,使雙臂擱在上麵,全身放鬆。
接著,閉上嘴,眼瞼輕合,使下顎肌肉放鬆,雙臂亦盡量放鬆。然後每開始吐一口氣,就對自己的手臂說:“放鬆、放鬆、放鬆……”不能有所間斷。不久之後,雙臂肌肉便能完全放鬆。然後,對其他部位的肌肉及呼吸器官、胸部、肩部、腿都、頸部、臉部、頭部乃至於眼球都利用相同的方法取得放鬆,直至全身放鬆為止。
習慣這種方式之後,沒有床和枕頭,也隨時隨地都能做。
在人的一生中,大腦的作用太重要了,它是人體各種活動的指揮官,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對它的保健,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
大腦是思維的物質器官,在思維活動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經常加強大腦部分的營養。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基礎,攝取大量的蛋白質,就使腦細胞取得了充足的營養源,就可增強大腦的代謝,加速大腦皮層細胞的抑製和興奮,提高大腦工作的效率,同時增加對大腦的保護作用。因此平時要多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如蛋類、豆類和奶類食品。
葡萄糖是人腦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人腦從事腦力活動的能量,大部分都靠葡萄糖分解而產生,正常的大腦每天需要消耗130克左右的葡萄糖,否則人腦所需要的能量就不充足,人就會感到疲勞,思路不清。
大腦中維生係含量雖然較少,但對人體神經功能的調節卻起到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對人的視力有很好的調節作用,缺乏就能導致夜盲症;維生素B,能促進大腦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從而保護神經係統;維生素C是蛋白質和糖類分解不可缺少的物質;而維生素B6和B12則能對大腦神經起保護和鎮定的作用。因此,要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