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愷撒【178】的妻子高乃莉婭(Cornelia)是共和國已故單一執政官秦納(Cinna)【179】的女兒。自從蘇拉成為羅馬的主子,想要愷撒休掉高乃莉婭,雖然答應給予好處或是使出威脅的手段,都無法讓愷撒就範【180】,最後隻有籍沒高乃莉婭的陪嫁的產業。蘇拉對愷撒懷有敵意主要原因在於愷撒與馬略有親戚關係。老馬略娶愷撒的姑母茱麗亞為妻,生下小馬略,因此小馬略和愷撒是姑表兄弟。
蘇拉在執政之初,需要處決的政敵為數眾多,國務繁忙,所以無暇理會愷撒。可是當時還是孩童的愷撒,不知道避禍養晦,竟然以祭司候選人【181】的身份出現在人民的麵前。蘇拉沒有公開表示反對,卻在暗中采取措施,愷撒的登記受到拒絕,等到商議是否要將他處死的時候,有人認為對黃口孺子進行圖謀有點小題大作,蘇拉的回答是他們毫無先見之明,未能從這個小孩身上看出他是比馬略更厲害的角色。
愷撒聽到流傳的風聲就隱匿起來,很長時期住在薩賓人的區域,經常更換藏身的地點。有天晚上因為便於休養起見,從一所房屋遷移到另一所房屋,為蘇拉的士兵捕獲,當時的守備部隊正在那些地區搜查逋逃人員。愷撒用2泰倫向他們的隊長科爾涅裏烏斯行賄,獲得釋放以後馬上登船出海,駛往俾西尼亞避難。他在奈科米德(Nicomedes)王的宮廷稍作停留,返回羅馬的途中,法瑪庫薩(Pharmacusa)附近為海盜所擄【182】,那個時候他們擁有實力強大的艦隊和無數小船,橫行海上殺人越貨無所不為。
2
海盜起初對他隻訂出20泰倫的贖金,愷撒笑他們狗眼看人低竟然不明了他的身價,主動答應要給他們50泰倫。他立即派遣隨行人員分別到幾個地方去籌措所需款項,最後隻有一個朋友和兩名侍從,陪著他留在全世界最凶惡殘暴的西裏西亞人中間。然而他並不將他們放在眼裏,每當他想要睡覺,便派人去吩咐他們不要大聲喧嘩。在以後這38天當中,他如同全世界最自由的老粗,可以任意參加他們的運動和遊戲,好像他們不是看管肉票的禁卒,而是他的衛士。他寫作詩歌和演說詞,把他們當成聽眾,那些不能極口讚譽的老粗,被他當麵斥為大字不識的蠻族,時常用開玩笑的口吻,威脅要將他們全都吊死。海盜都很欣賞他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態度,把毫無顧忌的信口開河,視為直爽的淳樸天性和童稚的調皮心理。
等到他的贖金從米利都送過來,獲得釋放以後,立即把人員配置在幾艘船上,從米利都的港口發航去追捕海盜,奇襲他們原來停泊的地方,使得大多海盜都被抓住。他們的錢財成為他的賞金,人員全部關在帕加姆斯(Pergamus)的監獄裏麵,然後與擔任亞洲總督的朱尼烏斯(Junius)聯係,懲治海盜是他的職責所在。朱尼烏斯心中盤算那筆巨款,說他得暇時會考量如何處置他擄獲的人員。愷撒告辭離開,前往帕加姆斯,將海盜押出來一一用磔刑釘死在十字架上。懲處的方式正好驗證他落在海盜手裏發出威脅的話語,隻是他們認為他是癡人說夢而已【183】
3
就在這個時候,蘇拉的權勢開始式微,愷撒的朋友勸他返回羅馬,他卻前往羅得島,進入摩隆(Molon)之子阿波羅紐斯(Apollonius)的學院。阿波羅紐斯是名聞天下的修辭學者,高風亮節受到世人的推崇,西塞羅出自他的門下【184】。據說愷撒有優異的稟賦,可以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和演說家,他曾經努力學習,發展自己在這方麵的才華,希望他日的成就不作第二人想。
誰知他誌不在此,選擇軍事和權術想要擢升登峰造極的地步,所以在辯才方麵未能達到天賦的最高要求。他的心力智慧全部轉用到征伐和謀略,終於建立龐大的帝國。他核閱西塞羅的《論加圖》以後所做的答複之中,請求他的讀者不要拿一位軍人的老生常談,去與一位演說家的真知灼見比過高下,因為西塞羅不僅才氣縱橫,而且畢生專心致力於此一學門。
4
愷撒回到羅馬以後,對於多拉貝拉(Dolabella)的惡政興起訴訟,希臘很多城市都願出庭為他作證。多拉貝拉經過審判雖然宣告無罪,愷撒為了回報希臘人對他的支持,等到他們向前法務官身份出任馬其頓總督的馬可斯·盧庫盧斯(Marcus Lucullus)提出控訴,出麵檢舉普布裏烏斯·安東紐斯(Publius Antonius)貪汙的時候,挺身而出擔任他們的辯護律師。這件訟案他獲得成功,使得安東紐斯隻有回到羅馬向護民官提出上訴,宣稱他在希臘與當地人打官司,得不到公正的審判【185】。愷撒在羅馬的法庭為被告提出的抗辯,滔滔不絕的口才使得他聲譽高漲,和藹可親的態度和言談獲得人民的好感,他所表現出的圓融和周到,遠非像他那樣年紀的人所能做到,何況他豪爽好客善於應酬,加上顯赫的氣派和華麗的排場,已經逐漸擴展和增強他的政治勢力。
他的政敵看到他起步穩紮穩打的情形,開始的時候擺出藐視的神色,認為他建立的局麵隨著金錢耗盡隻是曇花一現,然而就在這段期間,他的聲勢卻在平民之間日益昌隆興旺,等到他的力量穩固已無從摧毀之虞,公開表示要改革體製,元老院派的對手才知道任何看來並不起眼的端倪,隻要持之以恒,都可以發展為一股強大的勢力,麵臨危險的局麵最初不予重視,最後終於沛莫之能禦,隻是他們的覺悟太遲已經於事無補。
西塞羅是最早猜疑愷撒在從政方麵是有所圖謀的人,正如一個優秀的舵手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會擔憂暴風雨的突然襲擊。他說愷撒用和藹可親的態度來掩飾別有用心的企圖,從他平日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他有獨攬大權的野心和抱負。西塞羅曾經說過:“我看到他的頭發梳得如此整齊,還要用一根手指去撥弄,真想不到這樣一個花花公子會有顛覆羅馬共和國的念頭。”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186】。
5
人民對他的好感可以從一次軍事護民官的選舉中略知一二,他竟然獲得比該猶斯·波披留斯(Caius Popilius)【187】更多的票數。另外一個更為明顯的證據,他在羅馬廣場公開發表一篇令人感動的悼詞,用來推崇他的姑母茱麗亞,也就是馬略的妻子。茱麗亞的出殯行列中,他竟敢把馬略的遺像展示出來,自從蘇拉掌握大權以後,馬略這派人馬被宣布為國家公敵,塵封的畫像從來沒有出現在大庭廣眾之前。有些在場的人士開始提高聲音指責愷撒,民眾卻在一旁喝彩和鼓掌,因為他把馬略在這個城市久受湮滅的榮譽,重新由墳墓的深處挖掘出來,不禁讓他們感到喜悅和滿足。
舉行葬禮為死去的年長貴婦人發表哀悼演說,頌揚她的美德懿行,這是羅馬由來已久的古老習俗。說到對年輕的婦人也采用這種方式,倒是無先例可循,愷撒的妻子過世,他發表挽亡之詞可以說是空前盛舉【188】。這種表現使他博得人民的好感,大家認為他是鶼鰈深情和心地寬厚的人。等他辦好妻子的喪事以後,就以財務官的職位到西班牙,在卸任法務官的身份出任總督的維都斯(Vetus)手下服務【189】。後來他對維都斯始終敬重如一,等他自己以法務官的頭銜擔任總督,也把維都斯的兒子委派為財務官。職位的法定任期結束,他娶龐培婭(Pompeia)為第三位妻子,這時他有一個女兒,是高乃莉婭所出,後來他把茱麗亞嫁給龐培大將為妻【190】。
他對金錢的花費可以說是揮霍無度,擔任公職以前就已欠下1300泰倫的債務,許多人認為他為博取名聲所花費的代價太過高昂,用實際的財富去換取短暫而且難以確定的報酬;在他而言是用微不足道的東西去交換珍貴無比的殊榮【191】。他奉派為督導官負責阿庇安大道(Appian Way)工程,除了撥發的公款,他還自行墊付巨額的金錢;等他出任市政官,供應為數甚眾的角鬥士,為了娛樂民眾舉辦320場的單人搏鬥;此外在劇院表演、遊行隊伍和公眾宴會方麵,表現出慷慨和豪邁的氣勢,使得以前那些官員的所作所為,相較之下大為遜色。因此他深獲民心,每個人都想為他找到好的差事和新的榮譽,借以回報他的急公好義【192】。
6
當時的羅馬有兩派人馬,一個是權高勢大的蘇拉派,另外就是散漫無力的馬略派,愷撒想要恢複後麵一派的聲勢,能為他所用【193】。就在他擔任市政官期間,大手筆的表演在人民心中聲望正隆之際,下令製作馬略的畫像和勝利女神的雕像,兩位的手裏都執著戰利品,在夜間偷偷放在卡庇多的神殿。第二天早晨人們看到那些金光閃閃和製作精美的畫像,上麵還刻著文字,敘述馬略戰勝辛布裏人(Cimbrians)的豐功偉績【194】,大家對於放置者的大膽感到驚奇,當然不難猜出是誰的主意。等到事情傳播開來,很多人從各處趕來。有些人高聲責難,指出愷撒公開反對現有的政府,企圖恢複被元老院的法律和敕令所抹殺的榮譽,並且強調他這種做法,用來探測人民的動向;並且說他在這方麵已經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民眾非常馴服願意接受他的擺布,就會毫無反抗屈從他的改革。
在另一方麵,馬略派的人馬士氣大振,無數擁護者突然出現真是令人不可思議,發出歡呼的聲音走進卡庇多的神殿。許多人看到馬略畫像的時候,都喜極而泣,他們對愷撒大加讚揚,認為在馬略的親屬當中,隻有他沒有辜負那位偉大人物的厚望。元老院為此召開會議,當時羅馬最顯赫的人物之一的卡圖拉斯·盧塔久斯(Catulus Lutatius)【195】起立發言,對於愷撒大肆抨擊,還用精辟的警語結束他的講話,說愷撒不是在暗中破壞體製,已經公開裝設投射武器開始推翻政府。愷撒為自己辯解一番以後,元老院聽了相當滿意,那些擁護他的人都非常高興,勸他不要為任何人改變自己的主張。自從他獲得人民的愛戴以後,不久就勝過所有的對手,成為共和國的頭號人物。
7
這個時候,祭司長【196】梅提拉斯逝世,卡圖拉斯和伊索瑞庫斯(Isauricus)競爭遺留的職位,這兩位都有很高的聲望,在元老院擁有很大的勢力。愷撒不甘示弱,竟然參加競選,要在人民的麵前與他們爭個高下。三位候選人看來勢均力敵,卡圖拉斯年高望重,生怕選不上有失顏麵,派人去賄賂愷撒退選,情願送他一筆巨款。他的回答是準備借貸數額更大的款項,表示競選到底的決心。選舉日當天,他的母親含著眼淚將他送到門口,他擁抱過母親以後說道:“媽媽,今天你看到的我不是祭司長就是流亡者。”等到投票開始,經過非常激烈的競爭他獲得勝利【197】,元老院和貴族感到驚慌,生怕他慫恿人民做出種種莽撞的行為。
披索(Piso)和卡圖拉斯對西塞羅交相指責,當時愷撒涉及喀提林(Catiline)叛國案,不應讓他安然脫身。喀提林不僅企圖改變現有的體製,計劃推翻整個帝國,使一切都陷入混亂之中。可是這樣重要的人物竟然逃走,用以起訴他的證據尚嫌不足,他的極終目的還沒有完全浮現。喀提林把連圖盧斯(Lentulus)和西第古斯(Cethegus)留在羅馬,代替他的位置推動製造暴亂的陰謀活動【198】。他們是否從愷撒那裏得到鼓勵和協助,還沒有確切的結論;受到元老院的定罪,已經是千真萬確的事。執政官西塞羅詢問元老院議員意見,請他們就處置這些人的辦法發表個人主張,所有在愷撒之前發言的人,都公開宣稱要立即處死。
愷撒站起來發表精心推敲的演說,他認為不經過審判就處死門第高貴而且聲望卓越的人士,不僅無先例可循也是違背正義的行為,除非有絕對的必要,否則決不可貿然從事。如果把他們監禁在西塞羅選定的意大利城市裏麵,等到喀提林被擊敗以後,元老院在不受幹擾的環境,從容不迫決定最好的處置辦法。
8
他的看法表示出人道精神,加上無比動聽的辯才,所以不僅那些在他之後發言的人表示同意,就是在他之前發表相反意見的議員也轉而支持他的論點。直至輪到卡圖拉斯和小加圖講話,兩人對愷撒的建議全力加以反對,小加圖在發言中暗示對於愷撒抱著懷疑的態度,堅持要把那些罪犯處以極刑應立即付諸執行。等到愷撒步出元老院之際,很多擔任西塞羅衛士的年輕人跑過來,拿著出鞘的佩劍向他攻擊,據說是古裏歐(Curio)將外袍披在愷撒的身上將他救走,至於西塞羅本人,那些青年注視他詢問意見,做出不要殺害愷撒的手勢,可能是出於對人民的畏懼,或許他認為這種謀殺是喪失正義和違背法律的行為。如果確有其事,我懷疑在他敘述執政官任期有關的書籍裏麵,為何隻字未提。後來受人指責說他害怕人民的報複,未能利用大好時機一舉將愷撒除去,因為當時的愷撒受到民眾的愛戴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