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功彪炳者(1)(1 / 3)

亞傑西勞斯Agesilaus

444B.C.—360B.C.,斯巴達國王,雖然腳有殘疾,在位四十一年,南征北討,無役不與。

1

朱克西達穆斯(Zeuxidamus)之子阿契達穆斯(Archidamus)【1】光榮統治拉棲戴蒙,崩殂以後留下兩個兒子,長子阿基斯(Agis)是家世高貴的婦女蘭庇多(Lampido)【2】所出,次子亞傑西勞斯(Agesilaus)的生母是米勒西披達斯(Melesippidas)之女優波莉婭(Eupolia)。阿基斯依據法律的規定擁有王位繼承權,亞傑西勞斯不管怎麼說隻能做一個平民,遵照國家對紀律的要求接受艱困而苛刻的學習過程,教導年輕人服從前輩和長官。

世人都說賽門尼德(Simonides)【3】稱斯巴達人是“聽話乖寶寶”,因為他們從小處於嚴管勤教的環境,沒有任何城邦能與他們相比,就像戰馬要從幼駒開始調教一樣,訓練市民遵守法律的規範,養成軍化的習慣和忍耐的性格。成規沒有將冷酷的教條強加在王國的皇儲身上,所幸亞傑西勞斯出生就是上有長兄的幼弟,勢必要在強調軍紀的理念中成長茁壯,等到天命所歸更適合於治國教戰的工作,同時也證明他是斯巴達最為親民勤政的國王;雖然他天生具備王者的氣質和指揮的才華,幼年生活在市民之中使得他和藹可親而且平易近人。

2

亞傑西勞斯還是幼童的時候,在一個稱之為flocks的“團體”或“班級”中接受教養,出於個人良好條件受到賴山德的愛慕【4】,特別是他表現循規蹈矩的性格,更是讓賴山德深受感動。他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雄心壯誌的抱負,遠遠超過所有的同伴,使得他能表現出激烈和狂熱的心誌,麵對所有的橫逆和困難都能一一克服。從另一方麵來看,他的天性是如此的溫柔敦厚,雖然他做事主動無須強製,還是習於屈從權威,雖然他光明磊落從不取巧,還是願意服從指揮;這樣一來,比起任何辛勞或困難所造成的不幸,即使微不足道的譴責或羞辱都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傷害。

他在年輕的時候容貌相當漂亮,雖然生下來就有一條腿較短,無法治療的殘疾對外表沒有產生任何影響。他用平常心對待先天的不幸,經常拿自己的缺陷開玩笑,故意走很遠的路表示出不予理會的態度。實在說他的上進和熱心使得他更為突出,經常受到大眾的注目;他從不讓跛足成為拒絕參與辛勞工作或勇敢行動的借口。他沒有雕塑或畫像傳世,活著的時候從不允許,死後還留下遺言加以禁止。據說他長得矮小而且體型不夠雄壯,心地非常善良,始終保持樂觀而幽默的習性,從來不會亂發脾氣或者表現倨傲的神色;使得他甚至到了老年,比起國內那些最英俊的年輕人更有吸引力。根據狄奧弗斯都斯(Theophrastus)【5】的記載,民選五長官曾經對阿契達穆斯娶一位身材纖細的妻子給予罰鍰的處分,他們說:“她使得我國以後的君王,就體型來說失去泱泱大國的風範。”

3

就在身為長兄的阿基斯統治期間,亞西比德被雅典放逐,離開西西裏來到斯巴達,雖然沒有停留很長的時間,受到嫌疑認為他與國王的妻子泰密婭(Timaea)發生親密關係;阿基斯公開拒絕承認這個小孩,指控她和亞西比德有了私通,所以不是他的兒子。要是我們相信史家杜瑞斯【6】的記載,泰密婭並不在乎阿基斯的聲明,經常與她的希洛特侍女竊竊私語,說這個嬰兒的名字是亞西比德而不是李奧特契德(Leotychides)。同時也應該相信他們之間的戀情,不是出於他對她的真愛而是個人的野心,那就是他要讓自己的後裔成為斯巴達的國王【7】。這件醜聞為公眾知曉以後,亞西比德立即從斯巴達脫身;李奧特契德在幼年並沒有得到合法嫡子的名分,阿基斯始終不願鬆口,直到臨終之際經過不斷的哀求和哭泣,病榻的前麵獲得幾位見證,才承認李奧特契德是他的兒子。阿基斯崩殂【8】以後,即使獲得承諾並不能保證他可以登上空下的王位。

賴山德剛從海上完成對雅典的征服,在斯巴達擁有莫大的權勢,力挺亞傑西勞斯登基,斷言李奧特契德是個私生子,這是成為王位繼承人的最大障礙。很多市民對亞傑西勞斯有好感,非常熱心參加他的陣營,特別是大家都知道他有美好的德行,一直養育和成長在庶民之中,所以他的言行舉止他們都是旁觀的目擊者。斯巴達有一個名叫戴奧披昔斯(Diopithes)的人,對於古老的神讖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特別有關宗教和神學的問題不僅精通而且極有見地,他力言在拉棲戴蒙出現一位跛足的國王是不合法的行為,下麵的神讖引起爭論:

高傲的斯巴達人雖然生性機警,

還是不要讓瘸腿的統治者來到【9】;

展現長久而且出乎意料的紛爭,

慘烈的戰爭有如暴風雨的襲擾。

賴山德還是振振有詞,公開宣稱要是斯巴達人真正畏懼神讖,那麼問題出在李奧特契德身上;即使有任何一位跛足者統治拉棲戴蒙人,也不會冒犯到神明,要是赫拉克勒斯家族純潔的血胤喪失應有的權利,竟然接受一位私生子,那會使得這個王國變成瘸子。亞傑西勞斯同樣提出疑義,認為海神尼普頓可以見證李奧特契德是野種,他用強烈的地震【10】把阿基斯推到床下,從此他就沒有與妻子燕好,李奧特契德出生之際,他離家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個月【11】。

4

運用這種方式使亞傑西勞斯得以登基為王,阿基斯的家產連同寶座全部為他所有,李奧特契德被視為私生子遭到拒絕。亞傑西勞斯這時特別注意他母親這邊的親戚,他們憑著能力和德行深受民眾的讚譽但是相當貧窮,於是他將得自其兄的產業撥出一半分給這些親人,慷慨的行為使他的繼承獲得善意的回應和頌揚,不再遭到嫉妒和惡意的攻訐。色諾芬特別提到,亞傑西勞斯遵守國家的法律,能夠達成擁有權力的意圖並沒有引起任何爭議。就當時的狀況而言,國家的政務和主權掌握在民選五長官和元老院的手裏,前者的職位要每年經過選舉獲得,元老院的元老或議員是終生保有,設置這兩個機構的目的是要限製國王的權力,這在前麵第二篇《萊庫古》已經闡明。

從此以後代代相傳的城邦體製和政府架構在他們和國王之間,因為積怨過深引起激烈的爭執。亞傑西勞斯運用另外的方式,那就是對他們殷勤有禮而不是與他們劍拔弩張。無論是召開會議還是主持審判,都要先聽取他們的意見;元老院有所召喚他不僅立即前往而是跑著趕去;要是他坐在寶座上麵聽訟問政,隻要民選五長官蒞臨他馬上站起來迎接;無論任何人當選為元老院的議員,他贈送的禮物是一襲官袍和一頭公牛【12】。他用優柔的手腕表現出順從的態度,願意擴大他們的職權和責任;暗中卻為自己的利益奮鬥不息,利用他們的友誼和自己適當的讓步,總算沒有遭到留難能夠增加國王的權勢。

5

他對所有的市民都能保持尊重的態度,始終認為仇敵比起朋友更能使他知所檢點,不會逾越本分。即使他對敵人非常嚴厲,還是不會仗勢欺人運用非法的伎倆;然而他對朋友卻百般嗬護,難免事事偏袒出現不公的狀況。要是一位政敵有任何值得嘉許的舉措,他會為自己沒有能善盡職責而感到羞愧;等到他的朋友做了錯事卻不知道如何加以譴責,隻是去盡力幫助他們甚至願意分擔他們的責任;同時他還認為要對所有的官員付出友情,讓他們能夠盡心盡力為城邦服務。不僅如此,要是他的政敵陷入災難和不幸之中,他是最早表示同情的人,隻要他們願意他會立即伸出援手。因此他的言行德操和為政之道能夠贏得人心的歸附。他的深獲民意使得民選五長官起了猜忌之心,說他的產業屬於城邦所有,不能私下撥發給一般市民,所以對他施以罰鍰的處分。

根據哲學家所持論點,要是一旦宇宙之間失去衝突和對立,天體就會靜止不再運轉;如果所有事物處於相互和諧的狀態,會使繁殖為之中斷而行動為之停頓。斯巴達的立法者基於這種緣故,允許政體的組成分子遂行野心和競爭,如同對武德的刺激或基於實踐的動機,對於精英之士的爭辯和角逐懷抱更大的期望,他們認為一味順從是沒有進行爭執的屈服,表現出軟弱的心態,不能產生成效也沒有奮鬥的勇氣,而且得到一個錯誤稱呼就是和解共生。

有人認為荷馬對這種現象了然於心,要不是他很清楚這些將領之間,常常因為個人的利害關係,引起敵對的行為和激烈的吵鬧,即使俄底修斯和阿喀琉發生口角,用威脅的語氣惡言相向,他也就不會描述阿伽門農喜悅的表情【13】。內哄的風氣不能隻是毫無所謂予以認同而不加限製,仇恨意識的過分發展對城市帶來莫大的危險,產生影響深遠而且極其有害的後果。

6

亞傑西勞斯剛登上王位從事政務工作,亞細亞傳來信息說是波斯國王大力擴展和整備水師,決心用強大的實力奪走斯巴達人的海上霸權。賴山德掌握天賜良機離開國門去援助亞細亞的朋友。他把這些人留在那裏的城市出任總督和統治者,由於施政不當和行為暴虐遭到驅離,還有人命喪黃泉。因此他說服亞傑西勞斯挺身而出指揮遠征行動,對於蠻族的計劃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將戰爭由希臘帶到波斯。他寫信給亞細亞的友人要他們派遣使者,請求亞傑西勞斯擔任他們的領袖。亞傑西勞斯親自參加市民大會,提出他要為國出征的意圖,認可的條件是他要任用30名斯巴達人擔任軍師和將領,重新獲得自由的農奴中征召2000先鋒,盟邦出兵的數量要有6000人。

亞傑西勞斯對賴山德在東方的權勢和協助至感需要,所選派的30名斯巴達人組成智囊團,賴山德很自然成為頭號人物,不僅僅是他的實力和名望,更重要的是他與亞傑西勞斯的友誼;亞傑西勞斯認為賴山德輔助他完成任務,比起擁戴他登上王座,更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軍隊從各地趕來吉裏斯都斯(Geraestus)【14】集結,亞傑西勞斯在友人的陪同下前往奧利斯(Aulis)【15】,夜晚在夢中見到一個人走過來,用自以為是的口氣向他說話:“啊,拉棲戴蒙人的國王,你不會不知道在你之前,隻有阿伽門農出任全希臘的統帥。現在,你接替同樣的職位,指揮同樣的軍隊,接戰同樣的敵人,從同一個地點發起遠征行動,那麼你在啟碇之前,應該與阿伽門農一樣給神明奉獻犧牲。”

亞傑西勞斯這時記起,阿伽門農遵守神讖的指示,拿親生女兒當成供奉神明【16】的祭品。然而他對托夢之事一點都不感困擾,醒來以後與朋友談起夢中的情景,特別提起他為了邀寵於女神,所奉獻的祭品一定會讓她滿心愉悅,因為她是女神,所以不會仿效前輩無知而殘酷的先例。於是他下令準備一頭母鹿,身上裝飾花圈,吩咐他的占卜官舉行儀式,沒有按照慣例指派皮奧夏人負責祭祀。

皮奧夏的首長聽到不禁怒氣大發,派遣官員阻止亞傑西勞斯,不得違背皮奧夏的法律和習俗獻祭,這些官員不僅要信差前去通告,還把放在祭壇上麵的犧牲肢體奪走丟在地上。亞傑西勞斯沒有辦法舉行祝禱,在心情極其鬱積的狀況下發航,對於皮奧夏人的行為非常不滿,這種朕兆使他的銳氣受挫,預告整個遠征行動的航程不順和出師不利。

7

亞傑西勞斯抵達以弗所(Epheues)【17】,慢慢發現賴山德勢力之大和關係之佳,已經到了令人難堪的地步,幾乎是他負起所有的職務;有任何要求都去向他請教,絡繹不絕的訴願者使得門庭若市,外出也都亦步亦趨緊跟不放。亞傑西勞斯除了是名義上的統帥,個人完全無法發揮作用,大家對他的態度不過敷衍了事;全部軍政大權已經旁落在賴山德的手裏。所有那些派往亞細亞的要員都向他看齊,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且聲勢奪人,也沒有人像他那樣對於朋友是百般照應,對於敵人是趕盡殺絕。

過去發生的事件仍舊讓人記憶猶新,在大家的內心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拿亞傑西勞斯樸素的生活和友善的行為,與賴山德那根深蒂固的粗暴態度和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做一比較,所有的事務都按照賴山德的指示,很少有人理會亞傑西勞斯的看法。最早感覺受到冒犯是斯巴達陪同前來的部將,他們對於成為賴山德的隨從而不是亞傑西勞斯的親信深表憤怒。

雖然亞傑西勞斯不是一個猜忌成性的君主,更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對應有的榮譽非常熱衷而且不容侵犯,開始擔心賴山德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使得個人能從重大的軍事行動獲得的名聲,都會被他剝奪和侵占。因此他勢必采取某些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首先是對他所有的發言都表示反對的態度,特別是他的建議都拒不接納,至於別人的意見全都接受。不論是誰受到推薦,隻要他發現這個人附和賴山德,一定會失去應得的職位。任何司法案件隻要賴山德厲言抨擊,都可以獲得勝訴;任何人隻要他在旁美言請求網開一麵,不僅在劫難逃最少也要受到破財的損失。賴山德很快覺察這些事件不是偶然發生,已經經常出現而且是別有用心,毫不遲疑趕快告訴他的朋友,要他們有什麼事都去請求國王,照說他比賴山德有更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