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 第二十四章 一城一世界(1 / 2)

安徽省毫州市,在東漢末年叫做譙郡,隸屬於沛國,乃是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發家之地。

受宋皇後一案牽連,曹家上下所有入朝為官的一夜之間全丟了官帽,陽春三月卻成了曹家的數九寒冬。

所謂無官一身輕,放下了心結,曹操過得挺舒坦,在老家有錢有地,有老婆有兒子,成了人間天堂。

當然,曹操不會滿足於享樂,察覺到大漢帝國氣數將盡,他開始籌備一支屬於自己的力量。

曹家在當地是一支龐大的勢力,光是人口就有數百,加上依附於曹家的夏侯一族,堪稱譙郡最強大的地方勢力,掌控著全郡超過三分之一的田地,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

“曹公子,你是在說笑嗎?一丈五高的圍牆,那得大石塊去砌,跟砌城牆一樣,咱譙郡大石不多,還得去外地采購再運過來,所花的錢財難以估量啊!”

老工匠連連搖頭,直接就把曹操擴建老家大宅的計劃給否決了。原來曹操是想把老家擴建成類似西方中世紀的城堡莊園,在外圍建起高牆,私下訓練軍隊。隻可惜當時工匠的建造能力過於落後,要建造這麼大的工程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弄出的動靜估計都能傳到京城洛陽,這是曹操所不想看到的。

“哪用得著大石塊,可以用小石塊砌上水泥啊!”曹操辯解道。

“水啥?水泥?水混著泥能幹啥子?”老工匠覺得莫名其妙,這大公子是不是受不了罷官的打擊,腦子出了點毛病啊!

水泥!對啊,可以用水泥啊!

曹操腦袋一震,欣喜若狂,要是自己能研製出水泥,哪怕質量低劣,也足以改變天下,這種前世最普通的建築材料,在東漢末年的價值甚至要超過黃金。

三言兩語打發走老工匠,曹操依靠腦海裏搜索出來的各種資料,開始埋頭研製水泥。

最早的水泥是英國人用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調配而成的,曹操找不到火山灰,當即就放棄了這個方法。第二種是天然水泥,用天然的泥灰岩製成,不需要配製,直接拿原料就能燒出水泥,非常便捷,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案。

為此,曹操親自走遍譙郡各地,調查了幾十處地方的土壤岩石,連一塊泥灰岩都沒找到。問人那就更不可能了,人家哪裏知道什麼叫“泥灰岩”,而且古代信息閉塞,不像現代打個廣告就能讓全國甚至全世界知道。

無奈之下,曹操選擇了第三種方案,法國人發明的水泥,以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配製而成,取材方便,性能也非常好。

兩個月後,經曆無數次實驗,曹操總算燒製出滿意的水泥,叫來曹洪曹仁還有夏侯家幾個小夥子一同觀看。

“公子,這東西能有你說的那麼玄乎?”曹洪對他費盡功夫弄出來的灰色粉末不屑一顧,黏住石頭,那不是說笑話嘛!

曹仁瞪了他一眼,斥道:“閉嘴!公子說能,自然就能!”

其實他也不肯相信,隻不過習慣了相信曹操,這種相信幾乎到達了盲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