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的父母就錯在沒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盲目地給孩子製訂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因此就導致了李平的反感。
2.不要忘了鼓勵孩子
家長總是喜歡把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強加在孩子頭上,如果孩子做得不夠好,他們就會不停地責罵孩子。如果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父母的願望,這時候父母就會有更高的期望出現了。很多孩子說如果自己的考試成績還不錯的話,爸爸媽媽就會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並且還說下次一定要考得更好。這讓很多孩子都感到很無奈,因為畢竟在考試的過程中有可能遭遇到自己沒有遇見過的題型。所以考試失誤總是在所難免的,可是這時候他們可能就要麵臨家人的責備了。
其實不管孩子做得怎麼樣,隻要他們真正地努力了,即使失敗了家長也要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肯定。當孩子得到了家長的鼓勵和肯定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因此就會變得更加有信心。
3.父母的期望不要隻局限在學習上
父母應該明白男孩的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除了學習之外他們應該還有更多的事情去做。要想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麵發展的人。所以父母對男孩的期望不要總是局限在讓他有一個不錯的考試成績,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一味地死讀書的書蟲,應該讓他掌握更多的技能。否則,孩子就會成為一個高分低能的人。
4.給孩子灌輸期望也要講究技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讓你的男孩做一件他不感興趣的事情,無論如何他也是做不好的。因此當家長給孩子傳達自己的期望目標的時候,首先要想辦法引起男孩的注意,讓他對這件事產生一定的興趣,這時他才會有做事的熱情,然後孩子才可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這件事上。
5.家長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當父母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的時候,孩子就會把自己的父母當成學習的榜樣,不斷地激勵自己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新的衝擊。可是如果家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此外,當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付出這麼多的精力的時候,他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心理負擔也會更加沉重,這很不利於提高孩子的能力。同時如果孩子通過努力依然沒有實現目標的話,父母就會感到很失望。所以我們說家長為孩子的成長付出精力是很正常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可迷失了自己。
強健他的內心
不管是誰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些非議。有時候他不得不麵對一些言語攻擊、失敗和失望等,這時候就需要讓男孩憑借強大的內心來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有一些家長天真地以為隻要讓男孩提前經受一些打擊,讓他產生對痛苦的免疫能力,那麼當他再遇見別人的冷嘲熱諷的時候就能夠從容應對,於是這些家長不時地和孩子說一些比較刻薄的話。但是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問題,相反甚至會讓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這樣做會給男孩的內心帶來很大的傷害,長此以往孩子內心的感知能力就會漸漸地麻木。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全性格的形成。
在這個壓力越來越大,安全感越來越少的世界裏,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將成為父母唯一能把握的事情。同樣的環境下,內心強大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以更加樂觀向上、勇敢麵對的心態,掃除道路上的障礙;內心脆弱的孩子,隻能灰心喪氣、畏懼退縮,逃避遇到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