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罕之豹眼圓睜,喝道:“晉帥待我不薄,我可不像你,朝秦暮楚,小人一個,什麼‘全義’,我看是全無信義!”
張全義惱羞成怒,李重胤早已忍耐不住,大喝一聲,直取李罕之。李罕之飛馬接住,二人武藝竟然不分上下,戰了數十個回合,仍不分勝負。李鏜見河東軍人少,當即揮兵掩殺,河東軍大敗。李罕之擔心澤州有失,隻得率敗軍逃回了澤州。汴軍趁勢紮營,將澤州圍了起來。
李罕之見汴軍勢大,隻得遣人突圍,向李存孝求救。李存孝聞聽張全義說沙陀將無穴自處,不禁大怒,竟然隻率三百親騎就直逼汴軍營寨,高聲叫道:“我,沙陀求穴者,需要爾等之肉犒軍,快選肥胖者與我決鬥!”
張全義素聞李存孝勇悍無比,便勸誡諸將不要出寨。鄧季筠不服,說道:“別人怕他,我卻不懼。”竟率所部三千人出城迎戰,張全義苦勸不住。
李存孝見鄧季筠出寨,問道:“我看你長得實在不肥,為何出來送死?”
鄧季筠道:“少囉唆,可曾聽過你鄧季筠大爺的名號?現在我就來教訓教訓你這不知死活的沙陀小子。”
李存孝倒是聽說過鄧季筠乃汴軍中有名的驍將,便道:“倒還真聽說過你的姓名,隻不知手上功夫如何?”
鄧季筠喝道:“這就讓你嚐嚐爺爺的手段!”
二人當即鬥在了一起。初時,鄧季筠槍法神出鬼沒,尚能與李存孝戰個平手,李存孝一邊抵擋,一邊出口讚道:“果真有兩下子!”但是時間一久,鄧季筠就有些不支了,冷不防,被李存孝一槊磕飛鋼槍,鄧季筠見勢不好,便想勒馬回陣,李存孝的“烏雲”馬快,一伸手就把鄧季筠提了起來,就這樣拎著鄧季筠策馬馳回了本陣,扔到了地上,並讓兩個親軍把鄧季筠綁了,押赴營寨。隨後,他又一揮鐵槊,高聲喝道:“給我殺!”
三百飛虎騎軍早就忍耐不住了,一聽李存孝此令,皆口喊殺聲,飛馬衝入汴軍軍陣。
隻見三百騎人人身著黑色勁裝,個個如狼似虎,李存孝更是一人二騎,在汴軍陣中上下翻飛,一會兒在黑馬上,一會兒在白馬上,鐵槊一揮,汴軍便倒地一片。李鏜、李重胤等雖久曆戰陣,但也從未見過如此勇猛的將軍和騎士,直看得目瞪口呆,眼見已有數百汴軍送了性命,這才想起下令放箭。李存孝見好就收,隻說了一個“撤”字,飛虎騎軍便緊隨著他撤出了戰陣。真正是來如風,去如電,眨眼之間,就沒了蹤影。
這一陣,直殺得汴軍人人驚懼,自此之後,汴軍隻要聽到“飛虎子”李存孝和“飛虎騎軍”之名,就止不住地心膽俱寒。
當夜,李鏜、李重胤擔心李存孝來襲營寨,便與張全義商量,想將大軍後撤至馬牢關紮寨,張全義也有此想,遂下令全軍拔寨後退。不想,此事被河東軍的斥候探知了,李存孝、李罕之聞報,當即各率部眾從後追殺。正在後撤的大隊汴軍突遭追殺,不禁大恐,軍中到處盛傳:“鴉兒軍殺來了!飛虎騎軍殺來了!飛虎子殺來了!”一時間,汴軍陣容大亂,皆奪路南奔。李存孝、李罕之見狀,更是緊追不舍,一直追至馬牢關。汴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哪還來得及紮寨,數萬大軍丟下糧草輜重就逃,竟被數千河東軍斬殺了一萬多人。河東軍一直追殺至懷州,方才收兵。汴軍原本有計劃的後退,竟演變成了如此大規模的潰敗!
五萬汴軍兵潰馬牢關的消息傳到晉州後,朱友裕大驚,誤認為河東大軍到了,擔心自己孤軍被圍,竟率領他的五萬大軍匆匆退回了河陽。
李存孝遣人將鄧季筠押送至太原,李克用久聞鄧季筠之名,親自為其鬆綁,並以上賓之禮對待。鄧季筠初始不降,但在蓋寓的一陣勸說下,最終還是投降了李克用,李克用大喜。此時,他已得知張全義、朱友裕兩路汴軍退軍的軍報,便令各軍齊集潞州城下,嚴命諸將一定要把潞州奪回來。此令一出,潞州城下很快就聚集了五六萬河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