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益壯木器社今天成立了,以後各位師傅就在木器社做工,發揮餘熱,上次你們製作出的潛艇模型做得很好,為了感謝各位,杜克實驗室每個月都給你們發津貼。”
“這是我們木器社的第一筆訂單,用這些木材做盒子,具體尺寸這裏有圖紙,雖然這些盒子要求也很高,但對於你們的的手藝來說,顯然是大材小用。”
木工師傅們連說總統太客氣了, 我們就隻能幫上小忙。互相謙讓了一段之後,陳承宇問:“大家有什麼困難的事兒,都可以說出來,幫得上忙的,能解決的,我一定盡力幫忙。”
一個老師傅說:“感謝總統的關心,我們現在的生活相比,好了不知多少倍,孩子們都有工作做了,收入也穩定,又住上了新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總統你就是聖人,沒有你,我們還要受紅毛鬼欺負呢。”
又一個老師傅說:“我還真想活得長久些,多享受今天的好生活。可惜沒有長生不老藥。”
“哈哈!”大家都笑起來。
同樣是1882年11月18日,由周東率領的呂宋7,000名派遣軍到達了馬尼拉,周東接管了呂宋全島,直接開展墾荒、建造定居點和糖廠等各項工作。
彩虹旗在呂宋島高高飄揚。
原來的菲律賓華僑紛紛來投,土著本地人也來加入,周東按照陳承宇的安排,本地土著想要工作的,先加入摩門教、道教。
這時候五洲商會已經在呂宋島上開設了商場和香蕉、椰子、蕉麻和收購點,椰子粉加工廠,雇傭的土著本地人已經有六七千人了。
周東這次來呂宋島,原計劃招聘一萬土著人協助種植甘蔗,但來應聘的人太多了,周東也慌了神,急忙發電問陳承宇怎麼辦?
陳承宇回電說:沒事,人越多開墾土地越多,說好一百萬畝,也不限定一百萬畝,你現在可以分派一部分人手依照圖紙建造糖廠、味精廠、紙廠等廠的車間了。
不久,從古巴運回來一大船甘蔗種,開墾出來的土地可以種植甘蔗了。甘蔗的榨季一般是當年的11月開始至翌年的4月份,一般生長期足12個月,甘蔗的含糖量才到最高,所以現在種的甘蔗要到明年12月份才可以砍收、榨糖。
在呂宋島種植甘蔗,第一年種植之後,可以五年不用再種植,古巴是可以七年時間不用再次種植。收甘蔗的時候留取宿根,宿根在第二年分枝生莖。第二年開始甘蔗采收後,隻要用機械進行對宿根進行切頭、開根、排土、施肥,下一年即可有甘蔗收獲。
1882年11月23日,陳承宇捐贈40萬美元給母校哈孚大學。從1879年開始,陳承宇已連續捐贈四次現款給哈孚大學了:1879年10萬美元;1880年20萬美元;1881年30萬美元。
陳承宇在給母校的電報裏說:“……今年本來是我的畢業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生不能回到學校,參加論文答辯,這隻能留待以後再說了,學生先向學校提交我的畢業論文,至於答辯,等我回到學校再說。值此感恩節到時之際,學生給母校捐贈40萬美元,以報母校培育之恩。”
陳承宇此舉含意很深,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在哈孚大學的名氣如日中天,幾十年不落,幾十年來,吸引了無數哈孚大學的畢業生到杜克實驗室工作,間接拉攏了無數人才。此是後話。
且說當前杜克實驗室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完成:三套日榨甘蔗1.5萬噸生產設備;三套複合肥廠生產設備;三套酒精廠生產設備;三套味精廠生產設備;三套造紙廠生產設備。
陳承宇采用分包方式,甘蔗廠、味精廠生產設備由軒轅-杜克實驗室承擔研製任務;複合肥廠、酒精廠由美國-杜克實驗室承擔研製任務。至於造紙廠則有現成的造紙機械可以借鑒。
甘蔗收割機有水稻收割機借鑒,仿製即可,製造的難度也不大。
把研製分組落實之後,陳承宇的主要方向放在電力的問題上,這些工廠需要龐大的電力。不可能全部用火力發電廠。榨季中的六個月時間,需要大量電力。
這邊正在想辦法解決電力問題,那邊夏明聯邦共和國又有電報來,說是臨近開國了,你這個總統至少也要過來看看吧。陳承宇這才想起12月10日是夏明聯邦共和國成立的日子,隻有8天時間了。沒人提醒,差點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