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2章 彩虹旗飄揚(1 / 2)

且說陳承宇的飛艇從法國巴黎回軒轅國途中,適逢傾盆大雨,飛艇在大雨中絲毫沒有減速,雨過天晴,陳承宇忽然看到飛艇前麵有一條巨大的彩虹,如一道巨大的拱門一樣,從天的一邊延伸到另外一邊,無比豔麗、壯觀……

陳承宇心中一動,軒轅聯邦共和國的國旗有了——彩虹旗,赤橙黃青藍紫,表示生活需要七色陽光,生活需要多姿多彩,然後在左上角有多少個州就放多少個黃色的星星,星星的那一片背景就用紅色。

陳承宇把這麵國旗繪製好之後,裝時信封,改名換姓寄給國旗評選委員會。

現在就要開始考慮菲律賓的問題了。陳承宇考慮之後,決定全麵恢複西班牙侵占菲律賓之前的狀態——恢複原來呂宋島和蘇祿國分而治之後的局麵。

明成祖朱棣永樂三年(1405年),福建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音譯KOCHLAO)奉旨成為呂宋島總督,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管理呂宋島長達20年。

蘇祿國則是棉蘭老區西端的蘇祿群島,還有巴西蘭省、塔維塔維省中間,巴拉望島、婆羅洲北部及其他環蘇祿海周圍的群島等組成的一個國家。

菲律賓之名是西班牙殖民者所稱,西班牙殖民者強行占領了呂宋島和蘇祿國之後,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把這裏稱作菲律賓。

這樣就必須找來一個漢人任呂宋島總督,最好是當年總督許柴佬(音譯)的後代,呂宋島島內沒有,就去福建晉江找許氏後人;

蘇祿國的國王後代,島內沒有了,當然是找當年在明永樂年間病逝於山東德州的東王的後代,準確的地址是在山東德州城北的北營村。東王的後代在21世紀可是不少。

呂宋島總督和蘇祿國的國王都可以遲一步上任,擺在眼前馬上要解決的事情是:如何馬上搞活呂宋島與蘇祿國的經濟,這是關鍵。

陳承宇在白紙上寫下:吹糠見米,三招搞活呂宋島與蘇祿國的經濟。

第一招,招收當地工人,在兩地主要城市建起杜克超市、蕉麻收購處、椰子粉加工廠,統一建在一個地方。

呂宋島與蘇祿國是蕉麻、龍腦香、椰子世界最大生產地。老百姓拿著蕉麻、龍腦香、椰子這些物品過秤就能拿到錢,就可以入超市消費,購買所需的糧食、鹽油之類必需品。椰子粉加工廠可以招收一大批工人。蕉麻、龍腦香、椰子粉通過世界各地的杜克超市銷售出去。一來一往都是賺錢。

第二招引導當地民眾割鬆脂,當然是要包收購。呂宋島與蘇祿國有三百萬畝鬆樹,每家庭承包30畝,這樣又消化10萬家庭;貌似加上老弱病殘兩地也沒有一百萬人。椰子樹也分配承包下去,每個家庭30畝,又消化了15萬個家庭。

第三招大力發展甘蔗化工業,爭取明年種植一百萬畝以上,並且建工廠。

是不是上馬人工珍珠養殖呢?蘇祿海是養殖珍珠的最佳地點,前世這裏人工養殖出來的金珍珠,比黃金貴多了。但陳承宇馬上否決 了,因為養殖金色珍珠要5年才能收獲,養殖時間太長了,還是短平快的項目做比較好。

建超市、加工廠、購銷部的同時,連學校也一起建了,爭取半年後,各主要城市適齡兒童全部免費上學。

洋洋灑灑寫了二頁紙。這才停筆,回到軒轅國後交給錢文忠去執行。你辦事我放心嘛。至於派誰擔任古巴和波多黎各的總督,由各位議員自己討論決定吧。

在古巴和波多黎各這二個地方投資種植甘蔗是個賺錢的好項目,當年投資5,000元,年底能回收10,000元。

陳承宇給伯父陳安之和父親陳逸之拍發了一封電報,把自己購買了關島、塞班島等島嶼的消息告訴了他們,征詢五洲商會全體股東:他們的族內子侄有沒有興趣移民過來?合浦縣一帶,可靠的人,鄉裏鄉親的,也可以移民一批過來,限製在一萬人以下。

願意的話,可以安排兩條船把人和行李運送過來,這個地方不是很遠,合浦到這裏才四千公裏,到燕京也是四千公裏,這裏就是個世外桃源。

1882年11月14日,軒轅聯邦共和國召開會議,審議決定軒轅國的國旗、國徽、國歌。有關工作人員把報紙上評選出來的、得票最多的前30麵候選國旗掛了出來,供議員們評選。

毫無疑問,陳承宇設計的國旗彩虹旗得以一致通過。

國徽、國歌也選了出來。國歌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寫的,名字叫《天選之國——軒轅聯邦共和國》,聽起來非常雄壯、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