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盤石雞肉端上來,陳承宇開始不知道是石雞,確定之後,說以後不要打這種小鳥了,快絕跡了。陳信達卻吃得津津有味,說這個菜好吃,比鬆鼠肉還好吃。更比牛扒好吃多了。
陳承宇笑道:“土包子。”
眾人大笑中,通訊員走了起來,速給陳承宇一封電話,是尼日利亞拍發過來的,電報說西非10多個國家暴發瘧疾,特效藥(青蒿素)存貨不多,大批尼日爾、馬裏、毛裏塔尼亞、塞內加爾、岡比亞、幾內亞、塞拉裏昂、科特迪亞等國的非洲人湧進尼日利亞,因為人們傳說這裏有特效藥。尼日利亞請求馬上至少運輸10多萬支特效藥過來。
陳承宇從字裏行間看出了事情的不同尋常。馬上停止了吃喝,寫了一封加密的電報,接收的是加裏曼丹島中一個神秘的峽穀中間的一個神秘的城堡,電文內容是:把100萬支特效藥,裝車開到穀口,如果有個軍官對你說‘畫龍點睛’,你就說‘因勢利導’,說完連車帶藥交給他,你的任務就完成了。
再發一封給工程部飛艇小組,命令馬上找一個機組的人加滿燃油,緊急升空一部飛艇,告訴機師,把飛艇開到古打邦港口,裝運貨物,具體運輸到哪裏,到古打邦港口之後,叮囑機師用飛艇上的無線發報機跟我聯係。
工程部飛艇小組回電:“執行命令:馬上照做,飛艇藍鯨四號半小時後升空。”
陳承宇給一支等待已久的小分隊發去電報:行動代碼053,目的地——古打邦港口。
又擬一封電報發給合浦五洲商會:“兩隻船,裝運一萬噸大米到非洲尼日利亞夢幻之城,馬上開拔。”
五洲商會回電:馬上執行。
又發一封電報到詹姆斯河農場和杜克造船廠:“裝運一萬噸小麥和玉米到尼日利亞夢幻之城。”
杜克農場和杜克造船廠回電:“堅持執行命令,連夜裝船,淩晨時分即可起運。”
陳承宇看到指令流水一般發了下去,反饋信息不斷回報均已執行,這才鬆了一口氣。喚過勤務兵,去通知飛艇做好升空準備,加燃料、加食品等。
回到桌上繼續吃喝,牛化虎問道:“有大行動?”
“是的,救人的行動。你這裏還有多少特效藥?”
“二萬六千多支。”
“留下一千支,其它的全部給我。然後你叫錢總理調撥補充。”
“是!”
陳承宇心裏一動,把全球20多家駐兩洋運河的記者也帶上,救災也要讓外界知道杜克公司的表現,不能隻埋頭苦幹,還要賺吆喝、賺名聲名望。
從兩洋運河去尼日利亞直線距離11,000公裏。升空後2小時,“藍鯨1號”與運送藥品的“藍鯨4號”聯係上了,“藍鯨4號”發來電報詢問“貨物”送到哪裏?
“藍鯨1號”回電:“尼日利亞夢幻之城。”
陳承宇下令把速度提到時速180公裏,到達奧尼查已經差不多是三天之後。從空中可以看到夢幻之城外麵密密麻麻全是人,新城城門緊閉。大家都可以想到:如果沒有城牆,這些人進來一傳染,估計是同歸於盡的局麵。
在人群當中夾雜著基督教、摩門教、佛教、道教的門徒,在給死人超度,把死者裝上車,運到離城20多公裏的地方焚燒。眾人看到下麵生離死別,哭聲震天,世界末日般的悲劇世界場麵,不由暗然心驚。
40多名隨飛艇前來的記者當中,有10多名是女記者,哪裏見過這種殘酷的場麵,當場失聲痛哭,其他記者無不悚然動容。當下有10多名記者馬上奮筆揮書,向報社發送了通訊稿件:
《西非瘧疾大暴發,感染最少二十多萬人》——《美洲報》;
《杜克實驗室用貴比黃金的特效藥救治非洲患者》——《太陽報》;
《感染瘧疾的患者把夢幻之城圍了起來》——《芝加哥報》;
《杜克實驗室的特效藥研製進度神速,但未工業化生產,成本昂貴遠超黃金》——《天天日報》;
《西非大地成悲慘世界,一家五口死去三四口或是滅門》——《金字塔報》;
《金歸納失去藥效,杜克實驗室的特效藥能否力挽狂瀾?》——《咯杉磯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