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實驗室的華人工作人員也在撤離,很多美國人一夜晚天光不見了同事,一打聽這才知道同事們已經撤離回國,300多名為科學獻身的工作人員,一致要求隨杜克實驗室搬遷。陳承宇同意了。新的杜克實驗室,就在軒轅聯邦共和國的東加裏曼丹島巴厘巴板上(陳承宇改名為“杜克-大禹工業基地”),這裏已有造船廠、電子廠、機械廠等配套企業,基建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陳承宇把所有提煉出來的氦氣運回巴西橡膠基地之後,繼續提取氦氣,但是把研究空氣液化設備的小組成員及其家人一起接到“杜克-大禹工業基地”。反正美國軍方遲早找到氦氣的產地,在他們禁止外運氦氣之前,運出一瓶是一瓶。最好二三年內意識不到氦氣的用途。陳承宇想。當然是妄想。
陳承宇把加州的薩克拉門農業園、貝克斯菲爾德市的果場、詹姆斯河農場、鳳凰城農業基地、杜克農場、把杜克實驗室、堪薩斯州工業園、堪薩斯州化肥廠、加州的杜克澳克蘭港口、詹姆斯河工業區、皮納爾縣銅礦場、48間杜克超市,給所有華人員工說清楚排華法案的實質,勸他們撤離,特別是沒有老婆的華人員工,是勸離的重點。當然有老婆願意撤離的,也一並撤走。
幸好當時杜克兩洋運河公司是在墨西哥注冊的企業,以後有美國船經過,要看美國的表現,態度不好,一樣收費。
至於那兩艘在建的飛艇,建好的那天晚上,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美國人看著一批批背著包袱、拖兒帶女的華人,一步一步的走上離開美國的船,有白眼、有幸災樂禍、有歧視、有惋惜,但更多的是深思。也許美國人是應該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在美國32.5萬華工,撤離28萬以上。28萬人中有10萬青壯年全部落戶軒轅聯邦共和國“杜克-大禹工業基地”。從美國運回來的設備正在杜克-大禹工業基地緊張安裝中……
這次順便從詹姆斯河的杜克造船廠帶回來25條船,全是參照軍艦的標準建成的運輸船,這次陳承宇不搞偽裝了,直接每艘船安裝了三聯裝艦炮,前後各裝一套。
目前共計有軍艦40艘,運輸補給船10艘,還有三艘船是“杜克-大禹工業基地”自己造的,有待陳承宇回來鑒定。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軍艦,流亡在聖誕島的琉球國眾人,上至國王尚泰,下至參加訓練了一年半載的海軍,高興得手舞足蹈:終於有軍艦開了,複國有望啊。
而陳承宇也不負眾望,委托錢文忠向琉球國王尚泰移交了10艘軍艦。琉球國君臣試用之下,果然是神兵利器,不論是速度、火力、準頭,都是當今天下一等一的軍艦。琉球國君臣群情激奮,就想著憑這10條軍艦就要複國,好在陳承宇的電報及時送來:時機未到,稍安勿燥。這才止住了眾人的熱血衝動。
還有十來天就是春節了,去年沒回家,今年不管怎麼忙也要回去一趟了。陳承宇感歎了一聲,翻了番手頭上的幾份報紙,給中國人說話的文章很少,反而是普通民眾有二十幾處地方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政府的排華法案。
陳承宇看到了杜克工業園的遊行示威消息。可惜了杜克企業成立時間太短了,中國人的朋友還是少啊,縱觀美國上下,沒幾個是中國的朋友:浦安臣算一個;上屆總統格蘭特將軍也算一個;馬克?吐溫也算一個……
想起上屆總統格蘭特將軍的悲慘下場,陳承宇心想:既然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那肯定是要幫扶一把的。話說這個時代的美國總統,還沒有退休金,前後有6名美國退休總統死於貧困,他們在任上連薪水也要花一部分在公職上。格蘭特將軍就是其中的一位。
1880年,格蘭特將軍卸任總統之後,環遊世界回到美國,當上了美國墨西哥州南方鐵路公司董事長的職務,靠名聲募集修建南方鐵路的資金,結果於1884年破產。不服輸的他從兒子的嶽父手裏借到10萬美元,與人合夥做華爾街經紀公司,卻被合夥人卷款潛逃。於是徹底破產,一貧如洗。
好友馬克?吐溫建議他寫回憶錄,並表示願意支付20%的版稅,還預支25000美元,真是雪中送炭,救了格蘭特之急。1884年他正寫作之時,他檢查出喉癌,麵臨死亡威脅,但是如果死了,妻子將失去生活來源。
這迫使他不得不忍著傷痛、夜以繼日的寫作。終於在他死去前4天,兩卷本回憶錄完成了。1885年6月23日,格蘭特離開人世。這兩本回憶錄在格蘭特死後出版,獲得45萬美元稿酬,由他的妻子繼承,格蘭特終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