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的開國元勳,也是一位體大的發明家、思想家和科學家,還是一位卓越的社會活動家,他享有“美國聖人”、“現代文明之父”的美譽。那麼,他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如何得來的呢?在這裏,讓我們走進這位體人,循著他的足跡,了解他不尋常的一生。
富蘭克林祖籍英國北安普頓郡,“富蘭克林”這個姓氏,原是英國十四五世紀非貴族的小土地所有者或自由農階層的名稱。富蘭克林家在用此為姓時,他們就已經生息在英格蘭諾桑普敦郡的愛克頓教區數百年了。那以後,這個家族便和所有的英國人一道,經曆了英倫三島社會宗教、政治變革中的風風雨雨。
富蘭克林家族有30英畝的自由領地,另以打鐵為副業。有籍可考的一代長子湯麥斯出生於1598年。
湯麥斯膝下共有4子,最小的兒子約賽亞大約在1682年帶著妻子和3個孩子,遷居到新英格蘭的波士頓城。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波士頓。那時,美國尚未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仍是英國的殖民地。那裏生活著少數4土著印第安人,而大部分人則像約賽亞家那樣從英國等地遷徙而來。富蘭克林生長的地方正是美國的發祥地。
富蘭克林天性聰明好學。8歲時,富蘭克林進了文法學校。入學不久,富蘭克林從班上的中等生變成第一名,接著跳級進入二年級,並於當年年底進入三年級。但不到一年時間,由於家庭負擔過重,父親無力繼續供養富蘭克林上學,隻好將他轉入一所專門教授書法與數學的寫算學校。這個學校由著名的喬治·布隆內先生創辦,類似於現今的職業技校。在布隆內先生的教導下,富蘭克林習得一手好字,但數學成績非常差。10歲那年,富蘭克林被父親領回家幫助料理生意,主要工作是剪燭心、澆灌燭模、照看店鋪和跑腿送貨等,單調而枯燥。
小富蘭克林不喜歡幹這一行,一心渴望去航海。每當閑暇,他便和鄰近的孩子們到水裏和水邊去,很早就學會了遊泳和劃船。每當小富蘭克林遊泳時,他就會想用什麼東西能幫助自己遊得更快。
“遊泳時把跟漿一樣的東西拴在手和腳上,一定可以遊得更快。”小富蘭克林想。不過把漿做成什麼樣子的,用什麼樣的材料才好呢?這些問題當然難不倒小發明家,富蘭克林生來就心靈手巧,木匠用的工具,他老早就知道怎麼使用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選材和加工,小富蘭克林終於將自創的劃水漿親手做好了。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對小夥伴們宣布說:“這個周六下午,請大家到綠塘去看我用劃水漿遊泳。”消息迅速在小夥伴中間傳開了。
“我才不信能利用劃水漿遊泳呢。”
“我相信是可能的,我還想親自試一試呢。”
“我想不行吧。”大家七嘴八舌,各持己見。
綠塘是一個較小的池塘,富蘭克林和小夥伴們常在那裏遊泳,水淺,並且沒有風浪,即使實驗失敗,也不會有大危險,因此細心的富蘭克林選了在綠塘做實驗。周六下午,大家早早地就把綠塘圍了起來,迫不及待地等著看富蘭克林的實驗。小富蘭克林終於拴好了劃水漿下水了,大家的眼睛都緊張地盯著他。其中他的好朋友那桑最為擔心,他站在最靠近池塘邊的位置,很為富蘭克林擔心,如果富蘭克林萬一有了意外,他會立刻跳下水去救他。
可是富蘭克林卻一點也不為自己擔心,剛下水時他一下一下劃得很慢,漸漸地就快起來了,在他遊過的水麵上,留下了一條很長的波紋。劃水漿的效用被證實了!岸上的少年們驚訝得叫喊起來,大家蹦跳著,一起鼓掌喝彩。不多時,富蘭克林到達了對岸,大家把他緊緊地圍了起來。
“怎麼樣?本傑明,是不是很好玩?”大家急切地問他。
“你們都看到了吧,用劃水漿的確可以幫助遊泳,不過我以後不會用它了。”富蘭克林氣喘籲籲地說。
“為什麼呀?”
“雖然它可以增加速度,但是太費力氣,累得我的手和腳都酸得要命。劃水漿不適合長時間的使用。”富蘭克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