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會魯肅江南士子盡寒心

蘇州才子看後,一個個吐舌難縮,深深佩服。

還有一次,林召棠來到鑒江古渡的南橋頭,要過河去,撐渡的老船工對他說:“林公子,早就聽說你一肚文才,我有一句上聯,你若對得好,我立即撐你過河,如何?”林召棠回答說:“這有何難?請把上聯道來。”老船工出的上聯是:

南橋頭二渡如梭橫織江中錦繡

林召棠望了一望兩岸的寶塔,略一沉思,便對出下聯:

西岸尾一塔似筆直寫天上文章

老船工聽後,見下聯果然對得工整貼切,立即開船讓林召棠過河。

壽聯正位

順泰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慶萬年

清朝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每逢過生日,都大講排場,不論京官還是地方官,除了送壽禮,還要送壽聯。

這次,又趕上嘉慶做壽。朝內幾個大臣都絞盡腦汁,要寫出令皇上滿意的對子。大家陸續把壽聯裱好,送進宮裏,隻有一位新翰林遲遲未交。別人問起,他卻說:“我的壽聯若是交上去,肯定要懸掛在正中的位置,到那時,把各位大人的比下去了,怎麼好意思?”眾人聽了直咋舌:“擺正位那是何等榮耀的事,論資曆哪裏輪得到你喲!”於是跟他開玩笑:“你的壽聯如果真掛在正位,我們設宴向你祝賀。”到皇上壽辰這天,壽堂之上,果然在正位掛著新翰林的對聯。各位大臣一看,上麵寫的是:

順泰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慶萬年

把上下聯相對應位置上的字拚起來,竟然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位清朝皇帝的年號。這副壽聯如同祖宗牌位一般,構思非常巧妙。

怪聯聖手何又雄

珠海船如梭橫織波中錦繡

羊城塔似筆倒寫天上文章

何又雄(1820-1913),字淡如,廣東南海人。清同治舉人,一度出任高要縣學教諭,其後即在省港以教學為主。才思敏捷,品性詼諧,擅作聯語,尤以廣東方言寫諧著稱,不露半點斧鑿痕跡,當時頗負盛名。其諧詩、諧聯、妙批雅俗共賞,人稱“幽默大師”。

有一次,又雄與要好的學友遊玩。那位學友也頗有才華,常常與又雄吟詩聯對,借以比試高低,但總是負多勝少。此刻,他見江上船來舟往,十分壯觀,便出上聯雲:

珠海船如梭橫織波中錦繡

限又雄半小時內對出,否則就是對得再好也算輸。誰知,還不到十分鍾,又雄便對出了下聯:

羊城塔似筆倒寫天上文章

學友見又雄對得如此迅速,甘拜下風。絕妙的“《盤庚》上中下”

鼎甲一二三

盤庚上中下

張之洞(1837-1909)是清朝時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少時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十三歲中秀才,十六歲中順天鄉試第一名(解元),二十六歲中會試第三名(探花)。對對子是他的拿手好戲。有一年,家裏來了一個客人。客人想試試這個孩子的才學,就以明清兩代科舉製度為題,出了一個聯句:

鼎甲一二三

舊時科舉,殿試所取一甲之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為“鼎甲”。張之洞聽了,怎麼對下聯呢?他猛然間看見書案上放著古書《尚書》,他想起了對句,便答道:

盤庚上中下

《盤庚》是收在《尚書》中的,分上、中、下三篇,是商代國君盤庚的一份告民榜文。隻有幾歲的孩子,對答如此迅速,而且字字穩切,真是了不起。客人聽了,連連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