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拉纖船船夫踩冰冰破似浪
下聯也是有人、有景、有事、有官名(“冰破似浪”諧官名“兵部侍郎”)。油車工見對得工整,忙邀李白到他家喝米酒。自此,李白再也不敢自誇才華蓋世了。
李白宴對鄉紳
梁山栽大竹無須淋水
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
有一年春天,李白離開官場雲遊河山,路過萬縣時,和當地文人雅士吟詩作對。其中有個不學無術卻又附庸風雅的胡鄉紳,十分嫉妒李白的才華。
一天,胡鄉紳以祝壽為名,請李白與眾友赴宴,想在宴席上給李白難堪,顯示自己的才學。酒過三巡,胡鄉紳虛情假意地對李白說:“久聞先生才華橫溢,詩聯出眾,老夫這裏有一上聯,卻苦無下聯,請先生玉成。”說罷,當眾搖頭晃腦地高聲念道:
梁山栽大竹無須淋水
李白隨聲應道:
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
上聯難在梁山、大竹、淋水是三個縣名,哪知李白也用三個縣名南浦、長壽、豐都對得天衣無縫。眾人聽後,頻頻點頭稱讚對仗工整。胡鄉紳亦無話可說。他深知自己的才華遠不及李白,再對下去,定會出醜難堪,忙賠禮道:“奇才!請喝酒。”
唐玄宗聯考李泌
方若棋盤圓若棋子
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方若行義圓若用智
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李泌(722-789),字長源,唐陝西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李泌家世代重視讀書教育。據說,李泌的父親李承休聚書兩萬餘卷,曾告誡子孫不得讓這些圖書出門,如有求讀者,可在別院閱讀、供饌。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李泌自然受益不淺。
剛剛七歲,李泌就能為文賦詩。有一次儒、道、釋三教學者聚會,玄宗把他也召入宮中,想試試他的才學,便讓燕公張悅以象棋為題出題考他。
張悅於是說出一上聯:
方若棋盤圓若棋子
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李泌稍加思索即對道:
方若行義圓若用智
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玄宗聽後覺得答得別致,寓意深刻,連忙把李泌抱在懷裏說:“你年紀還小,如果七歲封官,不利於才智的發展。”接著又囑咐李泌的父母要用心教子,使其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後來,李泌確實不負眾望,曆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時官至宰相,封鄴縣侯。
戴叔倫巧對三白
白店白雞啼白晝
黃村黃犬吠黃昏
唐代詩人戴叔倫(732-789),字幼公,江蘇金壇人。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禦史中丞,官至容管經略使。
戴叔倫小時候聰明好學,很得先生喜歡。有一年的春暖花開時節,先生帶著學童們到附近的村鎮春遊。在一個叫白店的鎮上,先生見一隻白色公雞在高聲啼叫,於是指著這隻公雞出了一個句子讓學童們來對:
白店白雞啼白晝
上聯巧妙的是一連用了三個“白”字講述了當時當地發生的事。他們邊走邊琢磨,直到太陽西偏,誰也沒有對出來。當他們走到一個叫黃村的村莊時,一條黃狗向路人狂吠著。正當幾個學童被嚇得躲躲閃閃的時候,小戴叔倫來了靈感,答道:
黃村黃犬吠黃昏
下聯同樣巧妙地連用了三個“黃”字表述了當時發生的事。先生聽了,對他讚不絕口。
晏殊求對得佳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撫州臨川文港鄉人。北宋有名的“神童”。七歲就能寫文章,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後來的一些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比如範仲淹、韓琦、歐陽修這些人,全是他的學生。
有一次,晏殊看見揚州大明寺牆上寫了很多題詩,就讓隨從給他念,可不許念出題詩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聽了一會,覺得有一首詩寫得挺不錯,就問:“哪位寫的?”隨從回答說:“寫詩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找來王琪。晏殊跟他一聊,挺談得來,就高興地請他吃飯。倆人吃完飯,一塊到後花園去散步。這會兒正是晚春時候,滿地都是落花。一陣微風吹過,花瓣一團團地隨風飄舞,好看極了。晏殊看了,猛地觸動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對王琪說:“王先生,我每想出個好句子,就寫在牆上,再琢磨個下句。可有個句子,我想了好幾年,也沒琢磨出個好下句,還請先生指教。”
王琪連忙道:“請大人說說是個什麼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