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益智故事(2)(1 / 3)

一班有42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36人,四班的人數是前三個班的平均數。那麼,四班有多少人呢?

親愛的小讀者,你們算算吧!

一班有42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36人,四班的人數是前三個班的平均數,那麼四班的人數為(42+48+36)÷3=42人。

收玉米

放暑假了,老師組織同學們去田地裏幫農民伯伯收玉米,不僅掰完,還要將玉米弄成玉米粒。

全班共有70名同學,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都幹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老師把同學們聚集到一起,說道:“我們收玉米分為四個步驟,摘玉米、運玉米、剝玉米皮和脫粒。但是一般這個過程效率最高搭配為5、4、3、2名同學。這時,老師問道:“同學們,你們認為該怎麼分呢?”

這一問,可難倒了在場的同學們,大家算了好一會兒都沒算出來怎麼分。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會分嗎?

效率最高搭配為5、4、3、2個同學,那麼這種搭配一共有5+4+3+2=14人。

現全班一共有70名同學,那麼把同學按效率最高的搭配方式分成70÷14=5組。

小烏龜打工

森林裏,最近宣傳了小動物們要學會自食其力。小烏龜很聽話,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它主動在學習之餘去狐狸叔叔那裏打工。

小烏龜每天的工資是15元,但是周六三點就下班了,那天隻發10元工資,周日休息,沒有工資。小烏龜很高興,它一共賺了225元,終於不用向媽媽要錢了。假如它從某月1號開始算起,1號又是周一,那麼它打了幾天工?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能算出來嗎?

根據題意,小烏龜工作一周會得到15×5+10=85元。

小烏龜一共賺了225元,假設小烏龜工作了整三周,那麼它應該得到85×3=255元,大於225元。如果小烏龜工作了整二周會得到85×2=170元,小於225元。

這樣看來,小烏龜一共工作了兩周多,225—170=55元,55可以分解為15×3+10,那麼小烏龜一共工作了兩周再加上四天,每周工作6天,那麼它一共打了6×2+4=16天。

運水果

小鬼的舅舅是一個物流小老板,專門負責托運水果,然後送往各個固定的地點,賺取物流費。

一天,小鬼到舅舅家做客,舅舅款待了他,還帶他去了遊樂場玩。晚上回到家時,小鬼已經累得疲憊不堪了,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醒來,發現舅舅不在了,連忙起身去客廳找,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小鬼,我去工作了,我的2輛車每天能運3噸水果,我這次要用4輛車運36噸水果,幾天後才能回來,你自己在家不要亂跑,冰箱裏有食物。

舅舅去工作了,要運幾天水果才能運完呢?

聰明的小朋友,你們幫小鬼算算吧!

兩輛車每天能運3噸水果,那麼一輛車每天可以運3÷2=1.5噸水果,那麼4輛車每天可以運1.5×4=6噸水果,36噸水果就需要36÷6=6天才能運完。

摘蘋果

小桃跟爸爸去鄉下的姑姑家,姑姑家種了很多的果樹,正是收獲的季節,大蘋果吊在樹上,飽滿水分多,讓人嘴饞得直流口水!

小桃和爸爸禁不住誘惑,從樹上摘了兩個蘋果吃了,姑姑看著小桃大口大口地吃,說道:“慢點吃,別噎著了!”

小桃這才抬起頭,看了姑姑一眼,問道:“姑姑,你們家這麼多蘋果,什麼時候才能摘完啊?”

姑姑笑著回道:“我雇了5個工人,要6天才能摘完!”

小桃說道:“我爸爸來了,他也算一個工人,那我們幾天才能摘完呢?”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能算出來嗎?

5個工人6天能摘完蘋果,那麼1個工人1天的工作量為1,那麼摘完蘋果一共有5×6=30的工作量,當爸爸來後,一共有6個工人了,那麼需要30÷6=5天能摘完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