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提高孩子推理能力的探案益智故事(3)(1 / 3)

“我是單身漢,沒有人能證明。”小波越發顯得急促不安了。

“可是,證據告訴我們,你就是凶手!你怎麼解釋歐陽小姐的手裏攥著你的頭發?”警察局的人又喝道!

“我沒有殺人,我是冤枉的,是被人陷害的!”小波又反駁道。

“我可以證明他是被陷害的!”大帥探長突然冒出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聰明的小讀者,你知道探長為什麼會認為小波是被陷害的嗎?

死者手中的發梢是圓的,說明頭發的主人很久沒有理發了。

但是探長昨天中午在理發店看到小波理了頭發,發梢剛剛被剪,是平的,被害人是昨天晚上被害死的,時間上不對。

所以探長推論,凶手是偷了小波理發前的頭發塞進死者手中,企圖以此陷害小波,進而達到轉移視線的目的。

刑警看到鴿子還在籠子裏便斷定是他殺的。

因為既然死者“非常喜歡鴿子”,是愛鴿子協會的會長,在自殺之前應該會將鴿子放飛,給它們自由。

偽造的遺書張老伯非常喜歡養鴿子,所以他在村子裏蓋了一棟樓房,裏麵圈養了很多鴿子。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來拜訪他時,敲了半天門也沒開,撞開門進去的時候卻發現他死在家中,便立即報了警。

警察勘查現場時,發現床頭櫃上的遺書,上麵說他年過半百,諸事不順,無兒無女,厭倦了塵世,所以服毒自殺。

警長環顧四周時發現,四周全都是鴿子籠,籠內大大小小的鴿子都躍躍欲試,想要掙脫出籠子的姿勢。此時,他的好友又向警長介紹說,死者三年前當上了愛鴿子協會的會長。

聽了這話,警長便皺起了眉頭,思考了好一會,說道:“死者不是自殺,是他殺的。遺書是偽造的。”

聰明的小讀者,警長為什麼下這樣的判斷呢?

自投羅網

明朝時期有一個叫王二的人,是鏢局的保鏢人。有一次,他和同伴保送一批貨物,趕了一天的路覺得很累,便投宿到一家店中。

深夜,在所有人都熟睡後,一名歹徒悄悄地用王二的刀殺了人,作案之後,凶手又把刀插回刀鞘裏。但是王二因趕路太累熟睡後並未察覺,天不亮就又開始趕路。

第二天早晨,夥計到客人房間打掃衛生,看見客人倒在血泊中,立即報了官。官府把當天所有進店住宿的人都查了遍,得知王二已經上路,速讓捕快把他追回,他們看到王二的佩刀鮮血淋漓,毋庸置疑,他就是殺人凶手。

鐵證如山,王二一直向縣令喊冤,縣令也覺得此案疑點頗多,如果真是王二殺了人,那他為什麼不消滅證據呢?難道是為了等官府來抓嗎?

思考了好一會兒,突然心生一計,他下令把當夜在店中的人都集中起來,每天下午統一放走,隻留下一個老頭兒,到晚上再放他走。每天如此,不久,真正的罪犯便自投羅網了。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知道縣令這樣做的道理嗎?

這樣做是為了找到真凶。

他隻留下老頭,到了天黑,縣令把老頭兒放走,命令手下人秘密跟蹤,看誰與這老頭兒說話。

真凶心虛,急忙打聽虛實,正好中了主審官的圈套,自投羅網。

自殺風雲

李曉明在朋友的慫恿下,將自己十年來辛辛苦苦存的一百萬塊錢,全部換成了股票。可是你們也知道,股市行情比天氣變化還難預料,一夜之間李曉明的股票暴跌,妄想做暴發戶的他反而成了一無所有的敗家子。第二天早晨,鄰居發現他死在自家飯桌上,脖子上身上全是血,而飯桌右邊的地板上躺著一把水果刀。

桌子的另一邊還躺著一封遺書,李曉明的右手裏還拿著一支簽字筆,可能是用來寫遺書的。指指點點的圍觀人都覺得李曉明這家夥,是因為逃避挫折而自殺身亡。但旁邊的偵探長小鬼一番偵查後卻一直緊鎖眉頭,表情凝重,他斷定李曉明不是自殺而是謀殺。

為什麼?

李曉明右手拿著簽字筆,證明他不是左撇子,那麼舉刀自殺時也應該用右手才符合邏輯,那麼李曉明死後,右手中怎麼可能還拿著簽字筆?

假使李曉明左右手都能正常使用,那麼右手寫遺書,左手舉刀自殺後,刀子則不應該落在右手邊的地方,而是左手邊。

所以,通過現場這點細微情節,我們發現死因疑點重重,不管是刀子,遺書,還是簽字筆,都是謀殺者故意掩人耳目的。

宋亮是為避債而來到小鎮的,但是如果他兒子有200萬,為什麼不替他還債呢?

所以,宋亮根本沒有被綁架,他知道兒子有私房巨款,不理他的債務,於是他自導自演了這起綁架案,終於弄清了兒子的財產狀況。

自導自演

宋亮是個賭徒,在一次惡賭後被債主追著討債。沒辦法,他隻好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躲債。他有個兒子,叫小權,做貿易生意,但是卻是個賠本的買賣,不能替父還錢,隻好也跟著來到了這裏。

真是禍不單行啊,宋亮來到這鎮上後居然被匪徒綁架了。匪徒打電話給小權,要他湊夠200萬元贖金,不然就撕票,殺了他父親。還揚言若是報警,他父親則會死得更快。小權很是害怕,無奈之下,他隻好來到銀行,卻發現附近有匪徒裝扮成顧客監視著他,所以他根本不敢向銀行人員求助。

取完了錢後,他按照匪徒的指示把錢放在了門口的垃圾箱裏。之後,匪徒告訴他,他的父親在某賓館等他。小權找到了他父親後,馬上打電話報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