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開發孩子智力的有趣益智故事(4)(3 / 3)

獅子大王不懂軍師為什麼要讓它這個堂堂的大王幹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猴子先生反問獅子大王:“尊敬的大王,通過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您有什麼感想?”獅子大王回答道:“覺得這些事情雖然小,但是做起來沒有那麼容易,以前我完全不知道底層動物的生活是這樣過的。”

猴子先生欣慰地點點頭,然後說:“尊敬的大王,這就是大王要尋找的智慧了。”獅子大王頓時明白了軍師的心意,從此以後改掉了奢靡揮霍的生活習慣。聰明的小讀者,你們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嗎?

軍師猴子先生帶著虎大王去見識了民間疾苦,間接地向虎大王表明了勤儉節約的美德是多麼重要。

不知“民間疾苦”的獅子大王,親身體驗勞動者的心酸和不易,比直接說教的效果好很多倍。

吝嗇鬼

小鬼受邀到好朋友小曉家裏做客,但是小曉是人人皆知的吝嗇鬼,小鬼料到這頓飯不會吃得很開心,果然當菜一道一道端上飯桌後,小曉又開始使用之前早就用過幾百遍的雕蟲小技了。

當保姆端來西紅柿炒雞蛋時,小曉說我先嚐嚐,隨即惡狠狠地說:“這是什麼雞蛋炒的西紅柿,腥味兒那麼重,端回去!”

當保姆端來辣子雞丁時,小曉又先嚐嚐,隨即批評道:“這還是辣子雞丁嗎,一點辣味兒都沒有,端回去!”

當保姆端上地三鮮的時候,小曉仍舊先嚐,他撇撇嘴說:“這哪裏是地三鮮,這分明就是地窖裏存了幾個月的蔫菜,不行不行,換掉換掉!”

保姆來回好幾趟,均被小曉以各種名頭把菜端回了廚房。目前桌子上就幾道可憐的涼菜,小鬼知道再這麼弄下去,這頓飯也別吃了,他趁著小曉跟保姆交代的時間,先把桌上的涼菜吃了個精光。

當保姆端上小雞燉蘑菇的時候,小鬼被蘑菇的香味誘惑住了,他認為那一定是一道非常棒的菜,小曉應該不會再退回去了吧。

誰知,小曉嚐了一口湯之後,嫌惡地對保姆說:這湯寡淡,不行不行,端下去。小鬼見狀,趕緊搶過話頭,對小曉說了一句話,使得吝嗇的小曉不得不留下這道菜。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猜小鬼是怎麼說的?

小鬼說:“唉,湯淡一點兒好啊,我吃了太多鹹菜,正渴著呢,來點清淡的湯解解渴正好。”

這次,小曉再無理由退回了。

以牙還牙

乾隆自小效仿他的爺爺康熙,喜歡微服私訪,在民間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有一次,乾隆和紀曉嵐南下,路過一個小村莊,村莊裏吵吵嚷嚷引起兩人的注意,於是他們便走進去想探個究竟。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戶窮人,他家的雞跑到富人家去了,窮人去找富人討要雞,但是富人卻說那是自己家的雞,拒絕還給窮人。窮人試圖跟富人講道理,但富人卻說:有錢人的話有理,窮人的話無意!果然是有錢人的話分量重,連縣令也不分青紅皂白幫腔富人。

大清國發生這樣的事,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們決定留下來幫窮人討回公道。

在他們的指點下,第二天,窮人把富人家的雞全趕到自家院子裏關著。

富人得知情況後,跑到窮人家裏討要。窮人非但不還雞,還指著富人的鼻子破口大罵。

富人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趕緊把他的後台縣令拉來評理,縣令正準備責罰窮人,紀曉嵐適時出現,並且說了一句話,富人啞口無言,從此再不敢刁難窮人。

聰明的小讀者,你們知道紀曉嵐說了什麼嗎?

紀曉嵐隻是把昨天富人對窮人說的“有錢人的話有理,窮人的話無意”說了一遍。

然後笑著說“既然窮人說話無意,你這個富人又何必計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