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暖和白麗的關係,雖然因為校園事件的影響,這段時間陪在連暖身邊的人,已經變成了閔蘭。
但是,不管過去多久,曾經和白麗在一起的快樂感覺。雖然不能保證會是一輩子,但是連暖覺得,自己將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次想起都會是很幸福的感覺。
那麼,隻要自己一直記得,白麗將會一直存在於自己的回憶中。同時也會在自己的心裏,占據著這麼一個蠻重要的位置。
所以,沉浸在白麗選擇了自殺,所帶來的痛苦之中。連暖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覺得自己,終於有些緩過神來了。
然後,白麗自殺的消息,開始在校園裏傳播開來。
也許是因為學校裏的學生,有一半都是富二代的關係。隻是一天的時間而已,連暖從閔蘭那裏知道的三件事情,也跟著這個消息,一起傳播開來。
不僅是白麗和閔蘭是姐妹的事情,還有白麗家上個月差點破產的事情,甚至還有白麗一家和於二公子一起吃晚餐的事情,就都成了大家嘴邊的八卦。
而有了這三條八卦做參考,關於白麗為什麼自殺的原因,很快便產生了兩個版本,一前一後的傳到了連暖的耳朵裏。
先是白麗和閔蘭的姐妹關係,以及白麗家差點破產的事情,被大家說成了白麗,不待見閔蘭比自己優秀,家人對閔蘭比對她好,心裏一直都很討厭閔蘭。
所以這一次,家裏突然麵臨破產的危機。白麗受不了家人,可能會將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資產,大部分都留給閔蘭。所以,白麗寧願選擇自殺。
而根據事後從閔蘭那裏,了解到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連暖忍不住感歎,白家的情況雖然老套,但也絲毫離不開那句至理名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閔蘭的母親和白父,當年也算是門當戶對。所以,兩人曾經真心相愛,已然差不多談婚論嫁。隻是,就在這個時候,家族生意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而白父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後,還是在可以解決家族危機的機會麵前,選擇了妥協。所以,選擇了聯姻的白父,即使再怎麼痛苦,也不得不和閔母分開。
而傷心欲絕的閔母,就像電視劇裏屢試不爽的狗血情節那樣,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肚子裏多了一個小生命。
然後,原本以為自己,很難再喜歡上另一個人的閔母,本著有個人,可以在以後孤單的日子裏,相依為命也好的想法,選擇生下閔蘭。
閔母根本沒有想到,也不敢置信,閔蘭十二歲那一年,38歲的自己會遇到了一個,能夠改變自己整個人生觀的男子。
而且,那會是一個離過婚,有過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卻比自己小上5歲的男子。
於是,人生觀完全改變的閔母,終於徹底的走出了,上一段感情所帶來的創傷。啟動戀愛模式,全身心的沉浸到了男子,帶給自己的幸福感覺中。
直到兩人覺得可以談婚論嫁了,閔母這才發現一個蠻嚴重的難題。那就是雖然男子很好,可是男子的父母,卻有著根深蒂固,甚至偏執的重男輕女的觀念。
所以,他們能夠接受閔母,曾經有過一個孩子。也能夠接受閔母,不再幫他們家傳宗接代的要求。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卻無法接受,閔母曾經的那個孩子是一個女孩。那就更不要說,這個女孩會一直和他們住在一起。
男子的上一任妻子,就是因為受不了男子的父母,這種嚴重重男輕女的觀念。所以帶著他們的女兒,選擇和男子離婚。
閔母也接受不了男子的父母,心裏的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相對男子的上一任妻子,不用再為他們家添磚加瓦的閔母,已然是幸運的人。
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閔母還是覺得,人生哪有十全十美,自己能夠再次遇上這麼一個對的人,應該好好的珍惜。於是,閔母決定聯係十二年不見的白父,把閔蘭送回白家。
閔母作為一個女強人,雖然平時工作比較忙,每天陪在閔蘭身邊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閔母對閔蘭的教育,卻從來都是不含糊的狀態。
所以,回到白家的閔蘭,小小年紀就獨立又懂事。而作為白家唯一的掌上明珠,有些被寵壞的白麗,自然是不能與之相比的。
因此,原本以為是唯一,然後寄以厚望的女兒,卻被自己和妻子寵壞了。有些後繼無人之感的白父,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曾經愛過的女子,會把一個教育的很好的女兒,送回到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