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先是苦笑,而後相識一笑,他們都知道對方所用的手段。
一半是倒下的青麥,一半是燃燒的火焰,涇渭分明。
一勝一負一平。
平局。
他們對視半晌,忽然大笑起來,內心均引對方為知己。
他們勾肩搭背,瀟灑地大笑著遠去,口中高唱:"何必輸,何必贏,何必爭輸贏!輸贏不足道......"
這時聞訊趕來的老農看著一家幾口糊口的小麥成了如此,忍不住一跳三尺,朝著兩人的背影戟指大罵:
"**媽的,老子的麥子!"
墨不凡要收徒弟了。
聞山劍派掌門人墨不凡要收徒弟了。
聞山劍派掌門人墨不凡要在九月十五公開招收徒弟了。
......
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江湖中流傳起來,在平靜的江湖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江湖平靜,人心卻是不甘淡泊的。
在當今武林盟主東方閣的英明領導下,武林中呈現出久違的平靜,仇殺變少,不再動蕩不安......整個江湖呈現出欣欣向榮和平穩定的現象,但對於那些熱衷於熱血砍殺的江湖客來說,這平靜來得實在太早,而平靜的時間又實在太長了。
他們向往狂風更勝細雨,他們寧可把頭掛在刀鞘上在江湖上玩命地闖蕩,也不願在家中摟著火爐取暖,他們......
但他們不敢作亂,沒人敢忽視盟主的權威。
沒有樂子,他們又不敢找樂子,於是隻有把小樂子變成大樂子。
於是,本來江湖上頗為平常的結婚、送葬、收徒弟就取代尋寶、仇殺、搶地盤,成了當今江湖上的三件大事。
而墨不凡又是名人,於是墨不凡收徒就成了大事中的大事。
而擇徒的關鍵當然是他會收個什麼樣的徒弟。
對此江湖中人有許多的猜測。
最後,有資格成為墨不凡入室弟子的人隻有四位。
九月十五,這一天終於在萬眾矚目中隆重登場。
墨不凡究竟會收個什麼樣的弟子?
答案當然會在這一天揭曉,而離得越近,知道得自然越早,所以聞山劍派上下都擠滿了人,人最多的當然還是擂台的周圍。
聞山劍派的練武大廳上架起來一個擂台,但擂台卻不是用來打擂的,為的隻是讓更多的人看到而已,因為墨不凡一早已宣布,擇徒不是要通過比試來決定的。
第一個上場的是楊鉉。
楊鉉一上場即引起滿堂喝彩,他玉樹臨風,一身勁裝打扮,手持一柄碧玉長劍,看上去威風凜凜,很有俠客風範。
楊鉉先拱手行了個禮,隨即刷刷地舞了開來,隻見漫天劍影,聽到的也都是劍的舞動聲,離擂台最近的觀眾受不住劍氣和寒意,紛紛閃開。
不一時,楊鉉已舞完劍,立定場中,麵不改色氣不喘,眾人大聲喝彩,均想:他劍法已然如此厲害,墨不凡若是收入門中,平白多了一個好幫手啊,隻怕必是此人了。
眾人隨著楊鉉的目光望向主席台上的墨不凡,但見他坐在那,老僧入定般,眼不睜頭不抬,到跟作為嘉賓的少林高僧木下大師一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