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統治史前天空(1 / 2)

曾經有多種飛行動物一統地球的天空,現在都已經滅絕了,以下是其中的五種。

一、哈斯特巨鷹

在新西蘭陸地哺乳動物很少:沒有諸如老虎、狼之類的大型食肉動物,僅有少數的蝙蝠。在人類登上新西蘭之前,這裏的森林是鳥兒的天堂。體形碩大的哈斯特巨鷹一度統治著500萬年前新西蘭的天空。哈斯特巨鷹是一種體積巨大的猛禽,翼展可以達到3米。它能從空中對恐鳥發起攻擊,先用銳利的爪子把恐鳥(一種新西蘭無翼大鳥,現已滅絕,高度是人的兩倍)擊倒,再撕食其肉。

哈斯特巨鷹3米多的翼展就已經很驚人了,但其18公斤(40磅)的體重更是遠遠超過今天的任何一種鷹,因此哈斯特巨鷹堪稱史上最大的鷹。

科學家曾經利用計算機X射線軸向分層造影掃描圖技術,比較了哈斯特巨鷹與現代食肉猛禽的骨骼、大腦、神經係統和感知器官,來研究它到底是食腐動物還是獵食者。研究的結論是:哈斯特巨鷹是絕對的訓練有素的殺手,能夠輕易捕捉比人還要高大的恐鳥,也許人類也曾是它的獵食對象呢。

哈斯特巨鷹通常潛伏在樹上,再以每小時80公裏的速度向目標發起迅猛攻擊,用其可怕的利爪貫穿獵物的肉體。以至於有些恐鳥骨骼上甚至還留有刺穿的痕跡,顯然它們在巨鷹麵前是多麼的弱小,毫無還手之力。

二、翼龍

翼龍是最大型的空中霸主之一,站立起來與長頸鹿一樣高,其膜狀的翅膀展開時可達10米以上。這種史前巨獸可以利用四肢(後腿和折起來的翅膀)在天空肆無忌憚的飛行。翼龍是一類非常特殊的爬行類動物,不但會飛並且很可能是溫血動物,而且還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是恐龍的近親,兩者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是第一個飛向藍天的爬行動物。翼龍最早出現於約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滅絕。與恐龍占據著陸地相對應,翼龍一直控製著廣闊的天空。

翼龍是沒有牙齒的,它們的獵食方式長期以來充滿爭議。最初人們認為翼龍像禿鷲一樣是食腐動物;後來又有人提出它們將巨嘴插入地上尋找食物;之後還有人說它們像現代海鳥一樣從水中捕魚。然而,根據對其化石與足跡的最新研究表明翼龍更可能是步行在陸地上,以體型不大的幼小恐龍為食。

三、飛機一樣大的鳥——阿根廷巨鳥

這種體型堪比小型飛機的食肉動物曾經是地球上最大鳥類,翼展達到7米。是前麵提到的哈斯特巨鷹2倍還要多。它們曾自由地翱翔在600萬年前的阿根廷平原和安第斯山脈的上空。科學家曾長期懷疑它們是如何起飛的。

科學家利用為飛機設計的計算機程序分析了“阿根廷巨鳥”的飛行特點。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現早已滅絕的阿根廷巨鳥算得上是滑翔高手,它靠上升的暖氣流飛行。這種史前巨鳥因為過於龐大的體形,沒法進行動力飛行。但它們可以進行高效地滑翔,在條件好的情況下,速度可達每小時67英裏。像如今的禿鷲那樣,阿根廷巨鳥依靠安第斯山山腳的上升氣流,或者廣闊的潘帕斯草原上的上升暖氣流獲得上升的動力。

它們可能像滑翔機飛行員那樣,借助在斜坡上奔跑或者逆風奔跑獲得升力,從而成功起飛。

阿根廷巨鳥的著陸方式也一直困惑著研究者,它們可能努力放低巨大的雙足來減速,然後展開雙翅像降落傘一樣落地。

四、超大昆蟲——二疊紀巨型蜻蜓

300萬年前的二疊紀早期,在今天美國中西部沼澤地帶上空盤旋有蒼鷹一樣大的巨型昆蟲,翼展達到70厘米以上。這就是二疊紀巨型蜻蜓。

在二疊紀早期,地球溫暖潮濕,樹木非常繁茂。很多動物有著難以置信的巨大身軀,二疊紀巨型蜻蜓就是其中之一,它們在空中遊蕩著,隨時準備捕食巨型蒼蠅甚至是古代的兩棲動物。

由於當時空氣中有更多的氧氣,大約是35%,而現在則是21%。這就使得利用身體組織中滿布的管狀網絡呼吸的昆蟲演化出相對龐大的體型。而二疊紀巨型蜻蜓是已知最大的昆蟲,與現代蜻蜓很像,隻是翼展可達70多厘米,是現代蜻蜓的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