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進入中原的時期,卻是在唐末,中原大亂之時,本教初代教主,悲鳴世人淒苦,因此帶領教眾行那救助世人的義事,實乃真正的善舉。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近幾年,我教四大法王之二的金毛獅王與紫衫龍王,先後離教不知所蹤,又有白眉鷹王與楊左使爭奪教主之位,而離教自立。
我等五散人又與蝠王相交甚篤,不願受楊逍的驅使,便一同離教,圖個自在......”
“這麼說來,明教這些年來,已經可以說的上是四分五裂了,你們對得起曆代教主的宏願嗎?話說,鷹王的脾氣還是那麼倔強。”林東來在說不得說完之後,便有些無語的搖頭,說道。
說不得一聽林東來之言,頓時驚訝道:“原來閣下也知道一些我們明教的事情麼?與鷹王也有交情。”
林東來也不解答,淡淡笑道:“我隻是胡亂說的,大師繼續吧。”
說不得歎了一口氣道:“是啊,真是諷刺,不過,明教如今確實算得上是四分五裂,不過,也托六大派的福,在外部大敵的壓力之下,如今明教教眾回歸,說不得還能恢複正常,再現往日的盛況。”
林東來對於說不得這般希冀,再次搖頭,打擊道:“你們就沒有想過,這一連串變故背後,有陰謀存在嗎?”
說不得見得林東來問題,頓時神色凝重的問道:“有什麼陰謀?”
林東來無奈的歎息道:“就沒有懷疑過是元蒙,在暗地裏推動的,而且就沒有想過改善教眾德行。”
說不得一聽,在結合這些年來,元蒙反常的舉動,頓時有些遲疑 ,道:“這?!”
“大師繼續吧。”林東來沒有讓說不得繼續深究。
說不得聽得林東來的催促,隻得繼續道:“時至方教主即位時,那時候正是昏君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方教主生的一副悲天憫人的心懷,又結合那唐末以來摩尼教的教義,創出了我明教教義,教義的宗旨便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
方教主為了拯救蒼生疾苦,於徽宗年間起義,可惜功敗垂成,更是讓我明教也元氣大傷。”
林東來不禁皺起眉頭,這段秘聞林東來卻是不曾聽聞過,問道:“明教武功高手曆來不少,朝廷圍剿頂多隻能傷你們普通教眾,你們這些江湖高手,不至於被趕盡殺絕吧。”
說不得解釋道:“我明教有高手不假,可是當時朝廷裏麵居然出了一位絕代宗師,一個人便殺敗了我們明教當時所有的高手。
我們當時不忿教中兄弟死傷,以眾淩寡,找上門報仇,害了他妻兒父母,自此之後,本教教眾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檢點、為非作歹之徒,仗著武功了得,濫殺無辜者有之,"奸、淫"擄掠者有之,於是本教聲譽便如江河之日下了……”
林東來歎息道:“原來如此,世人皆有正邪,正派中未必都是好人,邪派中未必都是壞人,可是你們明教為報私仇,便殺人父母妻兒,被江湖中人視為魔教,也是不冤。”
說不得對此也不辯解,繼續說道:“本教雖然一直有性情乖張之輩,不過自從我大宋亡在蒙古韃子手中,明教更成朝廷死敵,我教一向以驅除胡虜為己任。
一百十年以來我們明教死了二十任教主,大都是由於反元大業,教主身先士卒,戰死沙場。
如此一來,元蒙朝廷當真視我等為心腹大患,可惜自從三十三代陽教主於十年前突然失蹤之後,教中群龍無首,教中諸高手為了爭奪教主之位,鬧得自相殘殺,終於有不少老兄弟洗手歸隱,或有的另立支派,自任教主。
教規一墮之後,與名門正派結的怨仇更深,這二三十年來反元大業幾乎沒有什麼起色。”
說到這,五散人盡數心裏不是滋味,當年便是由於在反元事情上和光明左使楊逍鬧得不歡而散,若非近日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五散人也不會回來這裏。
林東來這時,心底了然,說道:“多謝大師給我解開近日來的疑惑,諸位這是要上光明頂麼?”
說不得合十道:“閣下果然聰明,所以閣下若沒有什麼事,我們就此別過了。”
林東來心道:“我若是主動要求跟你們上去,就算我救了韋一笑,他們也定會起疑心。”林東來思量之下,心有定計。
而且林東來還要安置趙敏,所以林東來暫時息了跟隨五散人上光明頂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