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納將大部分精力集中於自己熱愛的專業,有人說他成了一個自然科學迷。後來薩姆納靠自己堅強的毅力,考入了哈佛大學,並畢業於該校化學專業。為了向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教授奧托·福林求教,薩姆納辭去麻省瓦西斯特工學院的職務,來到康奈爾大學。獨臂薩姆納出現在福林教授麵前時,福林教授感到很驚訝。他壓根兒也不曾想到,薩姆納竟是一個殘疾人。福林教授心想,眼前這位年輕人縱然有理想有學識,但少了一條胳膊,想在化學方麵有所成就,困難太大。因為,化學研究離不開實驗,而薩姆納的手……想到這,福林教授非常遺憾又非常婉轉地對薩姆納說:“我想,你還是改學法律吧。薩姆納,因為……”“我知道,福林教授!”薩姆納快人快語地說:“你的意思是,我不適合搞化學,我沒有了一隻手,所以得改行,對吧!”薩姆納毫無退卻的意思,他提高嗓門,斬釘截鐵地對福林教授說:“不!我一定要攻讀生物化學,我主意已定。福林教授,請答應我的請求吧,我不會讓你失望的。”結果,福林教授最終留下了薩姆納。
為進一步充實自己,薩姆納決定作一次歐洲之行。他先後到了布魯塞爾、斯德哥爾摩、普薩拉等地拜訪名人,主持講座以及進行學術交流。不久,世界大戰爆發,薩姆納被迫中止歐洲之行。在接到老師電邀後,他立即回到母校康奈爾大學,擔任生物化學助理教授。
那時候,有關酶的研究,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薩姆納以驚人的毅力,頑強不屈地進行艱難的實驗。1926年,薩姆納首次通過實驗方法,提取到尿素酶。與此同時,薩姆納還發現酶可以結晶,並證明酶是蛋白質。他最先認清這種物質的化學本質,這些成就,在化學、生物學及醫學方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取純尿素酶之後,薩姆納又先後提取了輔酶、臘氧化酶和蔗糖酶。人們稱這三個酶為“三大工業要素”。
除研究工作外,薩姆納在基礎理論方麵也下了不少工夫,寫下不少專著。其中,最有影響的書是《酶》,酶學工作者公認此書為必讀書。對於一個殘疾人而言,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
讓我們來聽一聽薩姆納那段至今仍為科學界廣為傳誦的名言吧:“科學的進步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怪隻怪有的人在這科學日新月異的時代,踟躕不前,悲歎什麼‘我老矣’!其實,隻要不停地運用你的大腦,你的大腦就決不會衰竭,而你就永無老朽之悲。成功的訣竅就在於此。”由於薩姆納的傑出貢獻,1946年他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看來凡事多動腦子,你就會成功。薩姆納之所以有今天這樣傑出而偉大的貢獻,正是由於他一生遇事善於動用大腦去思考。
著名科學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偉大不隻在事業上驚天動地,也在時常不聲不響地深思熟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