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奧古斯特·克勞(2 / 2)

1910年,克勞與他妻子一起發表了7篇研究氣體交換機理的論文。在這些論文中,克勞深切地表達了對老師的感謝,但也明確指出他老師的實驗方法不對,所以得到的結果必然有錯誤,他還指出,設計和製作微量氣體張力計正是為了避免上述錯誤。

剛離開鮑爾實驗室時,克勞根本沒有自己的實驗室。除了發表上述有關呼吸氣體交換的論文,使自己在學術上站穩腳跟之外,他寫了一部人類生理學教科書。這書先後修訂過11版,這使得克勞成為丹麥學生最熟悉的人。但最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雙手裝備起了一個實驗室。

在這個實驗室裏,他與他的助手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妻子於1914年完成了博士論文《通過人肺的氣體彌散》。1916年,克勞總結了他和助手們一起完成的有關蛙、人和昆蟲呼吸交換機理的研究,有關周圍溫度對代謝影響的研究,出版了《動物和人的呼吸交換》。同年,克勞成為哥本哈根大學動物生理學主任教授和丹麥皇家科學會成員。

克勞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1924年,22名來自丹麥和外國的學生,為紀念他的五十壽辰,彙編了一本生理學論文集。次年,加拿大多倫多醫學教授會接納他為會員。

1934年,60歲的克勞辭去了哥本哈根大學的教職,專心致誌地研究動物生理學方麵的問題。他還用同位素研究水與無機離子通過活細胞和膜的交換,並把這方麵的研究成果總結在1937年出版的專著《水生動物的滲透壓調節》中。同年,他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並榮獲倫敦皇家醫學會的獎章。

1940年,克勞出版專著《呼吸機製的比較生理學》。書中總結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以往的經驗,用流暢、明快的筆調透徹描述各種呼吸和氣體交換的方式。他還是一位科學史通俗讀物的多產作者,曾經為《牛津英語辭典》撰寫過引文,人們稱譽他的著作是動物生理學的小百科全書。

這位治學嚴謹的學者更是以他的正直與謙遜深孚眾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列入德國納粹蓋世太保的黑名單,這迫使他躲到瑞典,直到大戰結束。

1945年,克勞辭去哥本哈根大學動物生理學主任教授之職,離開了他親手創建的實驗室。但是,71歲高齡的克勞並沒有退出科研領域。他在兩個胰島素基金會為他建立的實驗室裏用蝗蟲研究起他青年時代就感興趣的問題:昆蟲和鳥的飛翔與呼吸的關係。

1949年9月13日,這位畢業獻身於科學事業的動物生理學家,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世長辭了。他一生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並發明、研製了許多實驗儀器。

善於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勤於思考生活中每一個問題,才能真正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才能想到別人所不能想到的,克勞就是這樣取得成功的。他的科學成果、獻身精神及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他那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直而謙遜的性格本質,將是我們應該永遠學習的。

達爾文言道:“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隻有像達爾文這樣,你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