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皇帝君士坦提烏斯(8)(2 / 2)

父親死後最初的六七年,他們在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某處生活,之後遷居尼科米底亞的外祖母家中。他們過著毫無自由的生活,不得做出任何違反監護人君士坦提烏斯意誌的事情,甚至連讀書的課本,都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按照君士坦提烏斯的指示,兄弟倆接受了基督教的教育。這位皇帝雖然沒有受過洗禮,卻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

所幸的是,在尼科米底亞生活期間,兩兄弟的教師除了嚴格的阿裏烏斯派的聖教徒,還有一位名叫馬多尼烏斯(Mardonius)的去勢奴隸。馬多尼烏斯是斯基泰(Scyths,Skythai)人,曾經是尤裏安亡母幼時的家庭教師。相比於高高在上的神父,這位奴隸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教師。

古代被稱為斯基泰的地區,位處現在烏克蘭的南部。出身於斯基泰的馬多尼烏斯怎麼變成了去勢奴隸,無從查考,他是在何時何地學習了希臘文化也不得而知。唯一清楚的,就是這位老奴隸盡心盡力將他熱愛的希臘古典哲學和文學,傳授給了兩位少年。馬多尼烏斯向兄弟倆朗讀古希臘哲學家們的作品,解釋其中的含義,並且要求他們閱讀和背誦荷馬、赫西奧德(Hesiod)、品達(Pindarus)的作品。馬多尼烏斯不僅要求他們閱讀文學作品,而且希望通過背誦,讓孩子們完全沉浸到文學的世界裏,充分享受文學帶來的樂趣。兩個學生中,像海綿吸水般吸取知識的,是弟弟尤裏安。這段學習經曆使他沒有成為一個跪拜在至高無上的基督腳下的教徒,而是在充滿人性的希臘諸神的圍繞下快樂成長。

在哥哥加盧斯十八九歲、弟弟尤裏安十二三歲時,兩人的生活發生了突變。由於沒有確鑿的史料,隻能說他們大概是在這個年齡,從帝國東部屈指可數的大都市尼科米底亞,被轉移到小亞細亞的山中古堡生活,其中緣由不得而知。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受皇帝之命監視兄弟倆的主教的去世,也有人認為是收養他們的外祖母的亡故。更有甚者指出,這是宦官優西比烏向君士坦提烏斯皇帝進言,讓這對兄弟留在人多口雜的尼科米底亞是一種危險。總而言之,從這個時期開始兄弟倆的生活環境一落千丈。

他們被遣送之地是卡帕多西亞的馬塞魯(Macellum)。不過,1997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Barrington Atlas of the Greek and Roman World(《巴靈頓希臘羅馬世界地圖集》。——譯者注)中並未記載此地。卡帕多西亞附近的愷撒利亞(Caesaria)是一個擁有四條羅馬大道的都市,但位於近郊的馬塞魯則是個王孫貴族們外出狩獵時才會去的地方,充其量算做一個比較熱鬧的村落。馬塞魯被認定是卡帕多西亞國王狩獵時所用的城池,它在卡帕多西亞成為羅馬行省之前應該就已經存在,有300餘年的曆史。這裏在成為羅馬行省之後,歸屬於羅馬皇帝,但從沒有一位羅馬皇帝在這座古城堡中滯留,享受狩獵的樂趣。當年哈德良皇帝曾經前往鄰接同盟國亞美尼亞王國的卡帕多西亞行省,巡視邊境防衛線。熱愛打獵的哈德良皇帝,也沒有挪步前往這個矗立在荒野中的馬塞魯古堡。雖然說這裏四周沒有鬱鬱蔥蔥的森林,但打獵並非一定要選個鳥鳴水清的地方。譬如說,在非洲的草原上,以獵殺猛獸為樂;而在古代中東人的定義中,打獵就是打老虎和獅子。

話說回到兩位十幾歲的少年。他們來到的古堡,周圍是荒山野嶺,城堡內鮮有人煙,想必也是一片荒蕪。負責監管他們的人,這次換成了卡帕多西亞的主教格奧爾吉烏斯,沒有他的許可,少年們甚至不能前往鄰近的城市愷撒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