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了保護帝國而賭上性命的官兵,會接受一個像我這麼衰老的皇帝去做他們的最高司令官嗎?諸位心目中的理想皇帝,和現狀所需要的皇帝或許並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還希望諸位麵對現實。即便在場的諸位全都同意這一決定,也請考慮到這一決定在現狀下有可能導致的不幸結果,三思而後行。
但是皇位空缺的現狀不能繼續持續下去,而除了塔西佗之外,元老院中已經再也沒有能夠就任皇帝的合適人選,於是其中一位議員站起來說道:
我們之所以推舉高齡的皇帝,是因為年長者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尊敬,而且年長者能夠像父親一樣理解我們每一個人。另外,因為皇帝年事已高,我們就不必勉強他去四處征戰履行其身為最高統治者的義務,也不必為整天擔心皇帝的失敗而寢食難安。不僅如此,年長者作為皇帝,在政策上也會經過深思熟慮小心謹慎地執行,羅馬帝國將會重新回到曾經那個不是由軍事而是由法律支配的國家。
這番話反映出當時的元老院議員們保守的政治態度。顯然元老院議員們都在強詞奪理地逃避自己的責任,不過當時已經75歲高齡的塔西佗還是接受了他們的提名。元老院向軍隊發出的官方通告中這樣寫道:“元老院根據諸位的要求,推舉塔西佗繼承皇位。”就這樣,羅馬帝國史無前例的長達5個月的皇位空缺終於宣告結束。
皇帝塔西佗(公元275—276年在位)
雖然塔西佗對繼任皇帝百般推辭,在繼位後卻表現出非常認真的態度。他變賣了自己的所有財產,將得到的收益全部捐獻給國庫作為士兵們的軍餉。並且他還將自己在市中心的宅邸拆除,將包括大理石圓柱在內的建材都捐獻出來,作為建造公共浴場的材料。他十分節儉,連皇帝專用的紫色托加都沒有特別製作,而是仍舊穿著他自己的衣服。這位新皇帝唯一提出的個人要求,就是羅馬帝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中都必須收藏曆史學家塔西佗的全部著作。公元276年,將繼承先帝奧勒良的遺誌作為自己責任和義務的塔西佗,率領羅馬軍隊向東方進發。
但是與軍隊一同行軍,對於從沒有過軍務經驗並且已經75歲高齡的塔西佗來說實在是太過煎熬。他幾乎無法騎在馬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躺在車裏跟隨部隊前進。終於在公元276年6月的一天,皇帝塔西佗在前往敘利亞的途中去世,並非因為謀殺,而是自然死亡。得知皇帝塔西佗去世消息的元老院,立刻指名塔西佗的親弟弟弗洛裏安努斯為繼任皇帝。這個人也和他的哥哥一樣,屬於在皇帝加裏恩努斯頒布將元老院與軍隊完全分離的法令之前,就沒有任何軍務經驗的元老院議員。但是這一次,軍隊並沒有老老實實地接受元老院推舉弗洛裏安努斯作為皇帝的決定。
首先,屯駐在敘利亞和埃及的軍團,推舉他們的總司令普羅
布斯為皇帝。隨後,駐紮在其他地區的軍團也紛紛宣布支持普羅布斯。元老院在看到軍團的動向之後立刻產生了動搖。得知此事的弗洛裏安努斯因為深感自己失去支持而陷入孤立無援的恐懼中無法自拔。皇帝的這種心情也傳染到他身邊的警衛隊身上。他們預感如果普羅布斯率軍攻打過來,那麼自己隻會成為弗洛裏安努斯的陪葬。要想活命,隻有將失去元老院支持的弗洛裏安努斯殺掉這唯一的辦法。於是他們真的這樣做了,這樣一來也避免了一場羅馬士兵自相殘殺的內戰。
在公元276年到282年這6年間擔任羅馬帝國最高統治者的皇帝普羅布斯,和克勞狄烏斯二世以及奧勒良一樣,都出生於多瑙河附近潘諾尼亞行省的希爾米烏姆。而且他也和那兩位前輩一樣,都是由皇帝瓦勒良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