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皇帝馬可·奧勒留(9)(2 / 2)

對“respublica”這種共同體或國家進行運籌管理,並不是隻要樹立一個崇高的理想就能夠實現。如果不把共同體中那些和崇高理想距離遙遠的成員拉攏過來,理想永遠不能變成現實。人和人之間本來就各不相同,所以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千三百五十年以後出生的政治思想家馬基雅弗利說,構成共同體的民眾盡管對抽象的事物判斷錯誤,可是對具體事項往往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而詞典中所謂的“形而上”,就是“無法感知的形”、“超越有形的(事物)”,也就是“無形”。反之“形而下”則是“用形來展示的事物”、“具備形的東西”,也即“有形”。隻靠形而上的思想無法推行政治,原因也正在於此。馬基雅弗利還說,保證自由和法製平等雖然無比重要,可是民眾最關注的仍舊是安全與食物的保障。對待民眾,的確需要通過簡單明了的“形”,而且是與他們最關注的事物相聯係的“形”去宣示理想。

那麼,怎樣才能展示出崇高理想的具體的“形”呢?這些已經不是通過課本就能夠學到的東西,可以去實際體驗,隻能根據現實情況研究適當的對策。頭腦中的冥思苦想未必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精神形成期的青年時代沒有積累過實際經驗的人更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結婚可能是一個轉機,可是在馬可這裏,婚姻非但沒有帶來轉機,反而使當時的生活固定化了。

結婚

從公元145年開始,在馬可寫給老師弗龍托的信件的結尾,“母親也向您表示問候”這句話變成了“我妻子也向您表示問候”。雖然母親多米提亞·露西拉並沒有過世,可是馬可卻在自己24歲的這一年和皇帝的女兒芙斯汀娜結婚了。此前雙方的婚約延續了7年,因為他們要等到新娘長到15歲。皇帝安敦尼以從不關照親朋好友而聞名,不過對自己的女兒卻是例外。有人說,如果皇宮裏沒有芙斯汀娜,那麼安敦尼寧可去流放地生活。在皇帝的安排下,馬可獲得“愷撒”稱號後不久就住在皇宮裏,包括中間結婚,前後長達22年。這正符合安敦尼對“甜蜜家庭”的喜好。

不過,正如眾人所稱道的那樣,皇帝並沒有壟斷所有權力。女兒大婚之際,女婿也第二次就任執政官,又成了皇帝的同事,真可謂雙喜臨門。在羅馬,擔任執政官是莫大的榮譽,甚至有“前執政官”這種專門稱謂。當時羅馬人隻要一聽說某某是前執政官,立刻就知道他肯定是元老院裏的重量級人物。通常情況下30歲才是進入元老院的年齡,可是馬可早在24歲時就已經是第二次成為執政官了。又過了兩年,公元147年11月30日,芙斯汀娜產下第一個孩子。因為是女兒,所以采用了祖母和外祖母的名字,即以多米提亞·芙斯汀娜為名。

第二天,12月1日,因孫女的誕生而興奮不已的安敦尼將皇帝的特權之一“護民官特權”分贈給了馬可,同時賦予女兒“奧古斯塔”(皇後)的稱號。

所謂護民官特權(tribunicia potestas),指的是共和製時代具有獨特意義的護民官(tribunusplebis)所得到的特權。這個詞翻譯得十分精彩,因為在共和政體初期,羅馬和希臘的雅典都發生了貴族和平民的嚴重對立,這個職位就是為了保護平民而設立的。之所以說是“特權”,是因為執政官以下的其他要職,都是在公民大會上由具備羅馬公民權的貴族和平民毫無差別地投票選舉出來的,唯有護民官是通過平民集會進行選舉,隻有平民才有權參選。我以前曾把這個職位比喻為工會主席。

皇帝擁有護民官特權是從尤裏烏斯·愷撒開始的,因為在他構想的羅馬新秩序即帝製之下,羅馬國內不允許存在體製與反體製兩種力量。社會的分裂會造成國家的衰落,他可不想重蹈城邦國家雅典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