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皇帝圖拉真(13)(2 / 2)

(40)鼓勵軍團兵建造石結構城堡的同時,身穿軍裝的圖拉真接見了達契亞使節。跪在皇帝麵前的這位達契亞人戴著圓圓的氈帽,穿戴也很整潔。也許因為知道此人與之前的那些達契亞使節不同,士兵們正遠遠地注視著這邊。因為如果這是達契亞國王派來和談的正式使節的話,那麼戰爭很可能就要拉上帷幕。

事實上,這位使節正是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派來請求和談的。為了交涉和談的條件,圖拉真也向國王派去了自己的心腹蘇拉和近衛軍團長官利維亞努斯為使節。不過,圖拉真記功柱上沒有記錄下這一段細節。由於羅馬提出的條件和達契亞方麵提出的條件相去甚遠,談判破裂,戰爭再度降臨。這時傳來了自東而來的、由盧修斯指揮的第二路軍已經臨近目的地的消息。

(41)決戰好像進行了不止一次,原因是達契亞方麵沒有投入全部兵力。國王德凱巴魯斯不想與羅馬軍隊主力發生正麵衝突。然而正因為如此,感覺羅馬方麵的進攻都是被迫的,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達契亞軍隊采用了遊擊戰術。當他們來襲時,羅馬軍隊奮起擊退他們,然後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當敵人再次來襲時,士兵們再度投入戰鬥,戰鬥結束,再繼續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此反複。總指揮圖拉真的軍事風格不像愷撒那樣以采用出其不意的戰術見長。他更擅長采用張開大網,再一點一點穩穩收緊這一類型戰術。圖拉真記功柱的浮雕也忠實地呈現了這一情形。當時的羅馬人即使沒有參加戰鬥,也能充分理解圖拉真的這一戰術。猶太戰爭期間,韋斯帕薌皇帝利用的也正是這種戰術。

就像30年前的猶太戰爭已經顯示出來的那樣,一旦羅馬軍隊開始收攏包圍圈,沒有一個對手可以與之抗衡。看到一車車沿自己修建的道路運來的軍糧,又看到一個接一個城堡被攻克,羅馬軍隊士氣大振。相反,達契亞士兵或在戰鬥中被殺,或在城堡被攻陷之時,無處藏身,隻能向首都方向拚命逃竄。城市一旦被圍,不管願不願意,隻能麵對決戰了。

(42)這次決戰羅馬軍隊投入了全部戰鬥力。達契亞士兵在後方督陣的國王德凱巴魯斯的指揮下也奮勇作戰。隻是,盡管已經進入決戰階段,但是羅馬軍隊沒有采用在開闊平原的戰鬥中通常采用的會戰戰術。這是因為羅馬人注意到達契亞還是一個未經開發之地,森林地帶一直延伸到距離首都不遠的地方。浮雕上呈現的場景也證實了這一點。因為,達契亞士兵也像羅馬士兵一樣,一邊砍伐森林一邊作戰。

(43)然而,一切抵抗終究是徒勞的,因為僅次於首都的重要大城市落入了羅馬軍隊之手,國王的妹妹被俘。被羅馬軍隊俘虜的達契亞貴族人數在不斷增加。

(44)大批戴著帽子的達契亞貴族放下手中的劍和盾,跑到還在繼續基礎設施建設的羅馬軍隊前請求和談。這次來的人很多,而且顯然都是有權勢的人。圖拉真記功柱上,這些人的後麵,可以看到國王德凱巴魯斯的身影。看得出,使達契亞部族得以興旺的這位領導者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