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製修正之後,奧古斯都開始著手對高盧全境進行重整。高盧全境分為五大區域:北麵是多佛爾海峽(trait of Dover)和北海,西臨大西洋,南靠比利牛斯(Pyrenaei)山脈和地中海,東邊被萊茵河和阿爾卑斯山所包圍。
一、南法行省(納爾榜南西斯高盧):行省的省會是納博訥。行省的主要城市有:托洛薩(現圖盧茲,Toulouse)、馬賽利亞(現馬賽,Marseille),以及由愷撒建設為軍港、位於現在戛納(Cannes)與聖特羅佩(Saint-Tropez)之間的法姆·尤裏(現弗雷瑞斯,Fréjus);往北有克拉羅(現在的格勒諾布爾,Grenoble),以及羅訥河(Rhone)沿岸的瓦倫提亞(現在的瓦朗斯,Valence)。這個地區作為羅馬的行省已有200年的曆史,已經被羅馬同化,整個高盧隻有這裏屬於元老院管轄的行省。行省稅為收入的10%,關稅和羅馬本土一樣是5%。
愷撒征服的是除這裏之外的高盧地區,奧古斯都又把這些地區分劃成四個板塊。
二、阿奎塔尼亞(Aquitania)行省:原來愷撒把比利牛斯山脈到加龍河(Garonne)之間的地域定為阿奎塔尼亞,奧古斯都又往北擴大至盧瓦爾河(Loire)指定為阿奎塔尼亞(現阿基坦,Aquitaine)。奧古斯都擴大行省地域的理由大概有幾點:當年奧古斯都和安東尼對峙相持不下的時期,阿奎塔尼亞地區曾經發生過小小的暴動,雖然暴動很快被阿格裏帕鎮壓了下去,但為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奧古斯都希望通過地區的擴大,讓該地區的族群同加龍河以北的奧弗涅人、比都裏吉人等強大族群融合在一起。行省的省會布迪格拉(現波爾多,Bordeaux),位於加龍河的河口,是從大西洋一側掌控高盧的絕好位置。
阿奎塔尼亞行省的主要城市,除了省會的波爾多之外,還有萊莫農(現普瓦捷,Poitiers)、阿瓦利肯(現布爾日,Bourges)、奧古斯都裏通(現利摩日,Limoges)等。
三、盧格杜南西斯高盧行省(Gallia Lugdunensis):位於高盧的中間地帶。從盧瓦爾河到塞納河,以及南部索恩河(Saone)和羅訥河交彙處的裏昂都屬於這個行省。省會盧格登(現裏昂,Lyon)。其他主要城市有:愷撒奧頓(現圖爾,Tours)、溫迪農(現勒芒,Le Mans)、羅托馬古斯(現魯昂,Rouen)、魯特西亞(現巴黎,Paris)、阿吉丁古(現桑斯,Sense)、奧古斯托杜努姆(現歐坦,Autun)等。
這些城市中,裏昂因其有利的地勢受到羅馬人重點開發,它不僅成為行省的省會,而且逐漸發展成整個高盧地區的要塞城市。這個地區的主要部落埃杜伊人是傳統的親羅馬派,盡管因阿萊夏攻防戰,關係曾一度疏遠,不過之後依然和羅馬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四、比爾吉亞行省(Belgica):愷撒的《高盧戰記》開頭描述的渡過萊茵河移居到高盧的人,即比利時人所居住的地方,是指從塞納河、馬恩河(River Marne)兩河往北的廣闊地帶。奧古斯都將這個地區及其南麵的林貢斯人、塞卡尼人和特雷維利人(Treveri)的居住地合並為“比爾吉亞行省”,即“比利時行省”。
行省省會是位於摩澤爾河(Moselle)河畔的奧古斯都·特來弗裏(現特裏爾,Trier)。如今這裏屬於德國的最西端,西麵緊鄰盧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