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3·15事件”Idus Martiae(前44年3月15日-前42年10月)(2)(2 / 2)

年紀相差不大的愷撒和布魯圖兩人,一個熱衷於四處借款,即使債台高築仍麵不改色,一個則一生不願伸手借錢。古語雲:有恒產者有恒心。愷撒和布魯圖兩人大概對此都深有體會,但是兩人對待恒產的態度大不一樣。愷撒認為借來的錢隻要數目夠大,也可以成為恒產的一部分,不過該想法在布魯圖這兒可站不住腳。

自愷撒率兵強渡盧比孔河,羅馬爆發內戰後,36歲的布魯圖馬上退出了金融界進入政壇。他不顧母親的反對,與叔父小加圖一起加入了龐培派。雖然龐培是自己的殺父仇人,但布魯圖本著國家利益高於個人情仇的信念,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高舉元老院體製大旗的龐培軍營中。

法薩盧斯會戰後,由於母親塞維利婭的懇求,愷撒下令全軍不得傷害布魯圖。逃走後的布魯圖也給愷撒寫信,慶祝其勝利並告知自己所在位置。放下心中大石的愷撒就像對待離家出走的孩子一樣,派一隊人馬前往布魯圖所在地護送他回到母親塞維利婭身邊。此後,或許是接受了母親的勸慰,布魯圖並沒有回到期待東山再起的小加圖身邊,而是留在羅馬一心一意研究學問。

龐培死後,愷撒解決了埃及內亂,平定了小亞細亞,成功實現”我來,我見,我征服“。凱旋的愷撒收到來自塞維利婭的請求,請求他給予自己兒子一個美好將來。愷撒不是鐵石心腸,他無法拒絕用盡一生愛自己的情人的請求。

公元前46年,39歲的布魯圖出任北意大利行省總督,而此前他並沒有任何政務經驗。這當然是得益於愷撒對他的特殊照顧。之後即使親叔父小加圖與愷撒在北非對陣,他仍老老實實地留在行省任職。由於當時北意大利行省的居民都被破格授予了羅馬公民權,因此布魯圖任職地區並未出現什麼動亂。

不過任滿回國後布魯圖立即離婚再娶,再婚的對象是叔父小加圖的女兒鮑基婭。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證。大概他是想向已故的叔父表示歉意吧。不過這位新娘鮑基婭卻對愷撒有著滔天大恨。因為她不僅是堅定反愷撒派小加圖的孤女,還是愷撒的舊同僚但總被愷撒壓製的比布魯斯的遺孀。不過對於布魯圖的做法,愷撒沒有任何不滿,仍然繼續不斷地提拔他。公元前44年,也就是刺殺愷撒同年,他還升任了大法務官。

布魯圖有著豐富的學識和良好的教養,連西塞羅和阿提庫斯都甚為讚賞。如果他專心研究學問的話,定能有一番大成就。可惜知識和教養並不能等於大智慧,布魯圖總是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最初他並不是刺殺愷撒的主謀,他隻不過是被推出來的。真正的主謀是他的妹夫卡西烏斯。隻是大多數人都以為他是主謀而參與刺殺的,因此表麵上他好像就成了首領。順帶說明一下,公元前509年推翻王政建立羅馬共和製的人也叫布魯圖。雖然這兩人並無事實上的血緣關係,但由於家族名一樣,後來的這位布魯圖有時候就把自己當成前人布魯圖了。因為人們在作某重大決定時,總是要借助一些名分。

布魯圖曾拜托西塞羅潤色演說稿,那時西塞羅對布魯圖說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西塞羅對無話不談的好友阿提庫斯是這麼評價的:“文章結構縝密有序,但是缺乏熱情。沒有傳達自己想法的技巧和說服別人的信念。”愷撒生前聽完布魯圖的演說後,也說:“隻知道那位年輕人有著強烈追求某一事物的欲望,但不知道他到底想追求什麼。”

即便是筆者受到這樣諷刺的評價,大概都會夜不能寐,何況布魯圖。愷撒雖看在情人麵子上為布魯圖進入政界大開綠燈,但實際上他並不認可布魯圖的才能。因此不少研究者認為:愷撒臨終前說的那句“布魯圖,你也在啊”,所指的應該不是這位馬庫斯·布魯圖,而是之前陪他去元老院會場的德奇姆斯·布魯圖。筆者對此亦持認同態度。愷撒遇刺之時,馬庫斯·布魯圖大約40歲或者4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