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6萬兵力的龐培這方當然想盡可能地擴大寬闊地帶的防衛網。愷撒這邊則盡最大努力將防衛網所占地帶縮小。在這個地帶的戰鬥,就此圍繞著“誰能占到更多山丘”而展開。
龐培這邊的防衛網搶先完成了。因為他們修築工事的士兵們數量更多,而且內半月形的修築距離也更短。話是如此,但是這個更短的防衛網全長有22.5公裏,依丘而建的碉堡數量達24座。反觀愷撒方的包圍網,全長達到25.5公裏,碉堡有16座。
對身處此境的龐培軍隊來說,他們在距離敵人的包圍網一兩公裏的防衛網之內,還可以放馬煮飯,即使徹底地“守”也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但是,6萬人的飲食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痛的大事,現在就連水都需要依賴海上補給從都拉斯運來了。因為流往龐培這邊的河水,已被愷撒下令全部截流了。
即使如此,不利於愷撒的地方還有更多。首先,包圍網戰線太長了,依山而建的碉堡又太少,而且25.5公裏長的包圍網沿線充分配備的兵力的士兵數都很少。除了碉堡必須要的士兵外,包圍網上可以使用的士兵,100米才有一個人。此外,切斷對方軍糧的目的也沒有很好地達成。從都拉斯以及其他港口過來的補給船還是每天不斷地進港。
軍糧不足的情況反而是愷撒這邊先出現。這些平時以小麥為主食的羅馬人,現在變得連作為馬飼料的大麥也吃,甚至以野菜和肉為主食。這種情況似曾相識。這些跟隨愷撒參與過高盧戰役、西班牙戰役都忍受過饑餓的士兵們,即使在這樣的狀態下,也沒有一個抱怨和歎氣,他們甚至還想出製造新品種的麵包的辦法。
那是在當地被稱為“卡夫”的一種植物球根,幹燥之後磨成粉,加上羊乳一起燒成麵包。這種球根隨處可見,因此也成為了愷撒軍中2.5萬名士兵和500名淺灘都拉斯愷撒軍都拉斯包圍龐培方的士兵們紛紛嘲笑愷撒方的士兵吃不飽。愷撒的士兵們就把這種麵包扔到敵人的防衛網內作為回應。如此這般,4月份過去了。
以卡夫為原料的食物被龐培看在眼裏。他認為以這樣的東西充饑,士氣必然會衰落。而事實和他的判斷完全相反。小麥成熟的季節越接近,愷撒的士兵們就越充滿希望,相信自己能熬過饑饉時期。
龐培方卻隨著小麥收獲季節的到來而越發慌張起來。梅特魯斯·西庇阿的兩個軍團被愷撒所派的多米提烏斯的兩個軍團纏住了,無法順利前進。此外,從都拉斯和各地運來的補給中,雖然士兵的食糧不用擔心,但是單靠海上補給無法滿足馬對飼料的需求。和愷撒相比,龐培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多數的騎兵,這是令他自豪的部隊。但如果馬生病甚至死掉的話,這個優勢也就消失殆盡了。由於馬飼料不足,原本打算“死守”的龐培,也決心要“出擊”了。從愷撒構築包圍網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多月時間;從兩軍互相在柵欄、戰壕兩側對峙到進入戰鬥狀態,也過了一個多月了。
據我推測,愷撒寫的《高盧戰記》,龐培有很大的可能性也讀了。此書發行後立刻在當時成為暢銷書。如果他讀過的話就應該知道,在高盧戰役中,愷撒軍隊的戰績實際上大部分應該歸功於愷撒個人。因此龐培在決定“進攻”的時候,首先實行的戰術就是將愷撒從包圍網引開。
於是龐培廣播謠言,說在都拉斯城內有叛徒正打算幫助愷撒方進入。愷撒相信了這個謠言,向都拉斯奔去。愷撒離開期間,龐培同時出兵進攻愷撒包圍網中的3座碉堡。為了讓愷撒盡可能長時間地遠離包圍網,他從海邊調兵馳援都拉斯的同時,展開了對愷撒方向3座碉堡的攻勢。那一天是6月25日,龐培軍同時對6座碉堡展開了如火噴一般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