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磁州進了城,尋著大元帥府,求見康王,府中管事卻道:"康王不在。"羅馬是個聽話的,不敢怠慢,就在門前苦等,到了黃昏仍不見康王回轉,心急如焚,終於忍不住再求見,管事還是那一句,道:"康王不在。"羅馬鼓足勇氣,問道:"康王去了哪裏?"那管事橫了他一眼,道:"相州。"羅馬大急,道:"什麼時候回來?"那管事麵無表情,道:"明年後年?王爺是遷去那邊練兵的。"羅馬一呆,旋即明白,原來康王不是今天不在,而是根本已經從這將軍府搬走了。卻可惡這管事打官腔擺架子,偏要語焉不詳的讓你求他。想到自己在此足足耽擱了兩日,汴梁不知又受了何等的蹂躪,不由氣憤已極,跳過來張口啐了那管事一臉唾沫,回身與銅板就跑了。
他心急如焚趕往相州,出了磁州二百裏,道路彎進一道山溝。銅板揚蹄跑進,隻見山路崎嶇,兩邊壁立千仞。羅馬久曆風雨,一見這陣勢不由本能的心頭一緊,凝神戒備以防不測。果然才行了數裏,突然之間頭頂上已有惡風不善!羅馬把身一伏,銅板心有靈犀,一躥而起。身後毫厘之差,傳來"堂"的一聲大響,乃是量天尺敲上石頭的聲音。
羅馬大驚,叫道:"金蟾?"想不到這人竟然鍥而不舍的趕在了自己的前麵,隻覺得驚恐之餘,更有哭笑不得的苦處。
金蟾大叫道:"正是老子!"提尺就追。原來這人的腳程比不上銅板,腦袋可比羅馬靈活得多。半路上就打聽到康王遷徙之事,因此抄近路先在這磁州通往相州的必經要塞埋伏。
這時一人一馬在這盤腸小道中前後追趕,卻對銅板不利。這山路崎嶇難走,更兼狹短多變,拐彎之處極多,頗不利於瘦馬發揮,往往才跑兩步便要減速轉向。反觀那金蟾卻跑了個如魚得水,連蹦帶跳拎著尺子左一敲右一砸,火星石屑亂飛,聲勢氣勢驚人。雖然還傷不到銅板分毫,可是尺馬相距,卻也不過三尺。
羅馬大急,心知這樣下去,十有八九要糟,連忙四處張望。所幸前麵忽然出現了一道大漫坡,坡勢平坦,羅馬大喜,將韁一抖,銅板會意,潑剌剌跑了上去。金蟾大急,也跟著爬了上來。
這道漫坡遠看便如一大張大餅一般平坦,上來才知道她即便是餅,也是千層餅,原來這裏的岩石都是一頁頁分層的,跑在上邊一條棱隔著一條溝,跑起來雖不費力,但看久了卻讓人眼暈。羅馬瞪著前邊看了一會兒,已覺滿世界都是條紋,毫無差別,直如瞎子一般了。
羅馬不敢大意,連忙把眼一眨,再一睜眼,直嚇得魂飛魄散。原來眼前已是一道斷崖,而銅板還尚未察覺,正跑得帶勁。當此危急之時,羅馬不敢讓它急停,瞪目一看,那斷崖距對麵約有四五丈,當下把心一橫,用力提韁。銅板尚不明所以,就已習慣性的奮力躍起,矯如遊龍,憑空虛度,剛好跨過那斷崖,"嘩啦"一聲,在對麵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