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間夏去秋來,羅馬被困在京中,離又不甘,留又不甘,隻能彷徨蹉跎。有時想起,真不知自己為何來此。想到秦雙遠在江南,不由悵然。
秋風漸起,塞上馬肥,金人突又來襲。宗望宗翰分兵兩路,一個月絞殺太原、攻陷真定。到十一月時兵不血刃便度過黃河天險,安營紮寨將個汴京團團圍住,其進兵之速真快如急箭。
上一次宋金交戰,宋廷尚有自負之勇;這一次被打,卻隻剩了張惶。金人圍而不打,也不宣戰,也不談判,讓人難測其意。徽宗欲逃,欽宗欲降,朝中文武或戰或和,吵得不成體統。羅馬每日聽楊勇下朝轉述,皆是沮喪泄氣的消息。總算金人圍城迅速,斷了他們"逃"的念頭,這才逼得他們認真思摩應敵之策。過了數日,欽宗披甲登城,以禦膳饗士卒,人皆感激流涕。羅馬不知國運何繼,一個退役的小卒子,已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這一日,楊勇下朝時卻與一人同行,回到家中,直奔羅馬而來。羅馬正在馬廄裏與銅板說話,見著陌生人,茫然不知應對。楊勇道:"這便是當朝重臣梅尚書,也是李綱李大人的好友,找你來有要事相商。"
羅馬看那梅尚書時,隻見他又瘦又高,端著兩個肩膀,好一副書呆子模樣。來到馬廄,不理羅馬,先上上下下打量銅板,長歎道:"這就是李大人所說的無雙快馬?這麼瘦,沒用啊,沒用。"走近又看了看,道,"沒用啊,沒用。"
羅馬本見他說完頭一句之後,又煞有介事的相看半天,還以為他能有什麼新的高論,這時聽見這原封不動的評語,不由氣得一仰。銅板模樣不好,可是還真沒有誰一見麵,就劈頭蓋腦的把它貶到一無是處。羅馬若不是見楊勇對他尊重,簡直就要當場發作了。
楊勇也不料這梅尚書如此不留情麵,連忙圓場道:"梅大人,這黃馬奔走如飛,末將多曾見過,放眼天下,確實難逢敵手。"
梅尚書嗯了一聲,道:"那就隻好勉為其難了。"這才把眼望向羅馬,道,"你就是羅馬?"
羅馬心中不悅,"嗯"了一聲。
梅尚書皺眉道:"你不是當過驛兵麼,什麼規矩都不懂?見著朝廷命官,還敢如此倨傲?"
羅馬一窒,忍氣吞聲跪下道:"草民羅馬,見過梅大人。"隻因早先康王派人銷了他的兵役,因此現在他隻是掛單在康王府的門客罷了。
梅尚書"哼"了一聲,道:"起來吧。"將他上下打量,歎道,"人也不行。"
羅馬額頭青筋直蹦。梅尚書歎道:"李大人離京之時,曾對我言道:'京中凡有劇變,皆可由羅馬送信求救。'如今金人作亂,正是你報國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