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1 / 2)

鬥倒分際,金蟾已將銅太歲鐵太歲扛在肩上,回頭叫道:"師父!"神力王這時已中了幾十劍,突然大叫一聲,脫身跳走,搶過鐵太歲便跑。金蟾在後邊緊跟,羅馬大聲叫道:"金蟾!金蟾!"

遠處金蟾叫道:"四師兄死了!我和你沒完!"羅馬悵然有失,知道這回分別,下一回兩個人就真的是水火難容了。

場中一片鮮血斑斑點點,卻聽那白衣少年倒吸一口冷氣,還劍入鞘,道:"這怪人好本事!若他不是傻的,我還真難贏他!"

羅馬恍惚道:"他是神力王,金國的。厲害著呢!"想到這師徒四人來的急,走的快,自己居然毫發無傷,不由起了兩世為人之意。

那少年恍然大悟,道:"我聽說過他。怪不得,盛名之下無虛士。"

康王道:"英雄也是好本事!不知怎樣稱呼?"

那少年微笑道:"我叫楚鳳鳴,有個綽號叫作龍劍客。以後你們會聽得多了,這會就先記下吧。"

羅馬不放心,問道:"為什麼救我們,你不是要比劍麼,和阮大哥?"

楚鳳鳴大笑道:"比劍是比劍,是非是是非。阮飛要殺的人,我相信必有可殺之處。"他眨眨眼睛,微笑道,"再怎麼說,他也是我師兄啊!"

羅馬目瞪口呆,不料阮飛還有這樣了不起的師弟。可是又覺得這楚鳳鳴對阮飛一直直呼其名,毫無禮數,不由更加奇怪:"那還比?"

楚鳳鳴收斂了笑容,盯著羅馬道:"你和阮飛很熟?"

羅馬道:"我......我......"也不知自己和阮飛每一次都是匆匆一會,到底算不算熟。

那楚鳳鳴道:"你若是比我先看到他,就幫我帶個話。"他把腰中長劍一拍,道,"就說:太行三尺青鋒劍,來會七寸袖裏刀了!"

正是:汴梁城中風雲會,魚龍百變男兒淚。

人若執著某事,往往便想要分個對錯是非,可是同一件事,往往在不同的人那裏可以得到不同的判斷。一個人的心胸、學識、閱曆、利益,都能影響他看問題的角度。一個人在拚命追求"客觀"的時候,卻可能恰恰已經主觀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是故,想要成為一個智者,首先第一位的,不是學識、不是閱曆,而是反思精神,時時能夠在走得順暢的道路上停下來,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經走上了一條歧途。

且說金蟾隻因負氣,便徹底棄國投金,全沒有想過阮飛為何要刺他一刀,羅馬為何與他為敵,終於是執迷不悟。可是善惡有報,一路追殺康王羅馬到汴梁城外,卻被阮飛的師弟殺了個大敗虧輸,折了鐵太歲,傷了銅太歲。羅馬思之,不勝唏噓。

那楚鳳鳴也待走,康王叫道:"壯士留步!方今國難之際,正是朝廷用人之時,你的劍法出神入化,何不隨我麵聖,得個一官半職耀祖光宗報效國家?"

楚鳳鳴哈哈大笑道:"我一介江湖客,愛的是風雲來去,自由自在。食君俸祿與君消災的事我幹不來。"竟便拍劍高歌先往汴梁去了,康王大感惋惜。那邊羅馬驗明銅板還沒來得及被傷害,這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