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蘆蕩深處。

一個瘦瘦的小女孩穿梭在其中,她的皮膚被蘆蕩裏的嬌陽曬的微黑,眉眼卻精致可人。

小女孩下身穿著一條闊腳的褲子,褲腿卷到大腿上,腿上的皮膚白皙,她彎腰在草叢裏麵撥了撥,不知看見了什麼,麵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一雙秀眼彎彎,月牙兒一般,黑眸中盛滿陽光灑下來的細碎光點。

那樣樸素的場景,卻美好的有些醉人,使寂靜的蘆蕩瞬間生動了起來。

楊蘆村是大山之中一個很大同時也很貧窮的山村。

此地多濕地和湖泊,一片片的蘆葦蕩一望無際,人一旦跑進去便很難找到,這裏有山有水,就環境來說其實也不該如此貧窮,但是它實在太過偏僻了,而且通往山外的路非常的遙遠難行,需得翻過一座座山間小路走上一日一夜才能出來。

那時國家經濟並不發達,很多地方都未曾開發,長期生活在山裏的人很少出來,他們靠著湖水而居住,打魚種稻,過著自己自足的日子,外麵的世界如何發展卻似乎與他們無關。

關於讀書上學,對於那裏的村民來說,是沒用的甚至是不務正業的,孩子要學習的是如何遊刃有餘的在水中穿梭,捕到更多魚的技巧,那裏的人生活似乎就隻是為了生活,不知道夢想是什麼。

葉重歌十三歲之前的日子便是在這裏度過的,她隻有一個外公和外婆。

媽媽在她八歲的時候生病去世了,爸爸是從來就沒見過的,她也就從她媽媽日常的回憶裏知道還有這麼個人,但就是這樣,她的童年一樣過得精彩而豐富,從記事起便每日跟著一群小夥伴在蘆葦蕩裏瘋玩。

據說他的外公趙譜之是當年從城裏下鄉的知青,被下放到這楊蘆村來,年輕的外公愛上了村子裏年輕漂亮的外婆,他們便在一起了。

後來外公為了外婆留在了楊蘆村中,這一留便是一輩子,他們一輩子隻生了一個女兒,幾十年前,外公在楊蘆村中辦了一所小學,他懷著教書育人,使楊蘆村走出更多知識分子的心願一家一戶的勸說村民們送孩子去上學。

為了說服村民們,他說幹了喉嚨,免了學費,終於招到了一些學生,雖然有很多中途放棄的,也有讀了小學但是由於經濟與交通而放棄上初中的,但是總有那麼幾個走出大山出人頭地的。

就這樣學校的孩子慢慢多了起來,有些衣錦還鄉的學生捐錢蓋了幾件磚房用作學校,但是多年下來老師卻隻有葉重歌的外公一個。

這是一個注定沒有報酬的職業,葉重歌的外公燃燒了一輩子的心血,除了他卻沒有人願意來學校工作,年輕人需要養家糊口,走出大山的人不願再回來……

葉重歌外公家就在楊蘆小學旁邊,她從小便住在那裏,到了上學的年紀便跟著上學,趙譜之一個人帶著六個年級的學生,一天到晚不得空閑,外婆便每日打魚換些糧食,學生們都從家裏帶些吃的當午飯,在學校的大灶熱一下就能算事。

葉重歌很聰明,在一群學生裏麵總是成績最好的,去蘆葦蕩裏撿蛋打鳥,在河裏遊水是樣樣在行,加上性格開朗活潑,很是合群,那時的她,有著被驕陽曬得微黑的健康皮膚,有著一顆被蘆蕩湖水洗的無憂而爛漫的心。

這天她從蘆葦蕩中回來,隻穿著一件外婆為她縫的碎花肚兜,上身的衣服脫下來包著滿滿的一包鳥蛋,跑到門口時就看見門口站著的陌生男人。

男人長得很高大清俊,一身的風塵仆仆,看見她的時候麵上顯出喜色,剛想張口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