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是“意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廠”的縮寫。90年的創業史,曆盡了艱辛坎坷,菲亞特從小到大,從國內到國際,靠的就是堅韌不拔、漠視別人嘲笑的精神。
菲亞特的創始人老阿涅利在都靈辦廠時,許多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嘲笑他,說什麼“汽車隻是少數貴族人家的奢侈品,沒有前途”。但老阿涅利卻毫不動搖,堅持辦廠。
如今,有2000多萬輛汽車在亞平寧半島上奔馳,更多的車輛行駛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事實證明了老阿涅利的遠見。
喬瓦尼·阿涅利在繼承了家業的同時,也承襲了他祖父這種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20世紀70年代初期,西方爆發了能源危機,汽車工業更是首當其衝。阿涅利在嚴峻的現實麵前探索道路,勇於開拓,針對能源短缺,絞盡腦汁研製低耗油車;針對市場萎縮,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最終,菲亞特以競爭性的價格戰勝了對手。
當伊利集團要丟掉“病入膏肓”的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的包袱時,福特汽車公司準備全部購買,乘機入侵意大利市場。是“引狼入室”還是“拒狼於門外”?對阿涅利來說,答案非常明確。就在福特與伊利即將達成協議的關鍵時刻,阿涅利拋出了一套全麵拯救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的計劃,此舉頓時轟動了歐美世界。那一年,菲亞特汽車部門的營業額隻有73億美元,而福特高達527.7億美元。“小兔碰大象”、“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等醒目標題紛紛出現在歐美報刊上。
但是,一旦決心下定,阿涅利不顧諷刺挖苦,毫不動搖。後來,在意大利政界和各派勢力的支持下,阿涅利終於戰勝了強敵,擴大了“帝國”的版圖。阿涅利這種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使菲亞特發展成為了經營範圍多達15個,“海陸空”各種產品領域都有涉足,營業額高達293.8億美元,約相當於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4%的在歐美聞名遐邇的大公司。
感悟箴言一個人幹事招來別人的議論,這不足為怪。關鍵是別人的議論是否正確、自己如何對待。在做一件事情以前,隻要你認真思考,認為是對的,就應該執著地、堅定不移地幹下去。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不要因別人的消極評論而變成一個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