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外國著名文學大師(4)(2 / 3)

歌德是哪一場文學運動的主將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等方麵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裏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席勒的文學地位如何

弗裏德裏希·席勒(1759—1805),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曆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摯友,死後和歌德葬在一起。他還是《歡樂頌》的詞作者。

格林兄弟的突出成就是什麼

雅科布·格林(1785—1863)與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國的兩位博學多識的學者——民間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曆史學家。但他們最卓越的成就,卻是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搜集家,以幾十年時間(1812—1857)完成的《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即現在俗稱的“格林童話”,它包括200多篇童話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等均膾炙人口。這些童話表達了德國人民的心願、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格林兄弟在語言學研究方麵成果豐碩,他們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

海涅的代表作有哪些

海因裏希·海涅,德國著名民主詩人。他的早期創作主要是抒情詩《歌集》(1827)和4卷《旅行記》(1826—1831)。《歌集》充滿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內容多抒寫詩人自己的經曆、感受、憧憬,歌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批判封建複辟暴行和資產階級市儈習氣。《旅行記》以見聞觀感的形式,對複辟時期的德國現實給以抨擊諷刺,對拿破侖和七月革命表示讚頌歡迎。旅居法國後,海涅的主要著作是其代表作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和文藝論著《論浪漫派》(1836)。長詩通過詩人1843年回漢堡的見聞,揭露和諷刺了德國的封建割據及庸俗專橫。《論浪漫派》對德國文學發展進行簡要精當分析後成為德國革命民主主義文學的理論綱領。

馮塔納的代表作是什麼

台奧多爾·馮塔納(1819—1898),德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一個藥商家庭,早年在柏林,萊比錫等地藥店工作,從1850年起以寫作為職業。1861—1882年發表的《伯蘭登堡漫遊記》,主要是描寫伯蘭登堡的貴族生活和風土人情。他的作品很多,其中有長短篇小說,也有自傳。1878年發表的長篇曆史小說《風暴雨前》是他的批判現實主義道路的開端,後來的《沙赫五特諾夫》(1883)和《愛非·布裏斯特》(1895)批判封建貴族;他特別憎恨貴族統治階級和資產階級暴發戶,同情不合理製度下的犧牲者,歌頌來自貧民階層的人物的善良行為。

亨利希·曼的代表作有哪些

亨利希·曼(1871—1950)是德國小說家,著名作家托馬斯·曼的哥哥,因此,通常文學史研究當中也習慣將這對兄弟作家合稱“曼氏兄弟”。亨利希·曼當之無愧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一生辛勤耕耘,寫下了大量文學作品。1911至1914年間,他完成代表作《臣仆》。小說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自幼欺軟怕硬,在強者麵前是奴才,在弱者麵前是暴君。他是帝國主義階段德國資產階級的典型,也是德意誌帝國忠順臣仆的典型。《臣仆》是亨利希·曼《帝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為《窮人》和《首腦》),也是最成功的一部。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他被開除國籍,作品被焚毀,並被迫流亡法國,1940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直至逝世。流亡法國期間,他完成了長篇曆史小說《亨利四世》。小說取材於16世紀法國宗教戰爭,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了法王亨利四世順應人民願望、統一法國的業績,塑造了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君王形象,與當時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形成鮮明對比。作品以人道主義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曆史小說創作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