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誰來教孩子理財(1 / 3)

誰在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財商博士常說:“如果你沒有對孩子進行過金錢方麵的教育,那麼很多其他人(別人,除了你之外的人)也會給他補上這一課的,但補課的方式和內容怎樣,你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是一種錯誤的教育,到那時結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在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你會驚奇地發現,中國的各級學校中都沒有理財能力方麵的教育,但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我們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能接受到有關金錢、財務等方麵的“理財教育”。這些渠道千奇百怪,有時候也許是向你推銷產品的人對你進行了理財能力方麵的教育。不過這種教育是為他們的銷售服務的。

可喜可賀的是,根據調查,在中國已經有10%左右的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我們的一項問卷調查中,有20%的家長已經將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列入了培養清單中,與培養孩子琴、棋、書、畫等能力並列,他們已經意識到對於市場經濟體製下長大的孩子而言,理財教育已經上升為一種生存能力的培訓,是孩子未來幸福的關鍵。

理財教育是一種生存能力的培訓,是孩子來來幸福的關鍵。

但現實環境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樂觀,對於電視廣告上成人化傾向的理財指導、孩子們相互之間的金錢攀比、網絡遊戲中對財富、金錢的誇大、虛擬……我們的孩子沒有任何抵抗能力,隻能接受來自四麵八方的理財教育,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教育。

在家裏進行理財教育

美國著名財商教育家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講述的關於他“一貧一富”的兩個爸爸的故事,這不失為家庭理財教育的經典。他說:“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我的兩個爸爸身上的。一個受到過高等教育,另一個則未完成中學學業;一個是政府部門的高薪雇員,另一個則是非常富裕的雇主和投資商;一個是我的親生父親,另一個是我最要好朋友的父親。兩個爸爸都是身體健壯、精力充沛、事業成功的人;都是誠實勞動,努力工作的人。但談到金錢這一主題時,兩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觀點,這種不同決定了兩個爸爸不同的人生。”(《富爸爸,窮爸爸》)

對金錢和財富不同的觀念將決定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人生。

羅伯特·清崎說,我的那位受過高等教育,但又很貧窮的父親(窮爸爸)深信:學校裏所學的知識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工作穩定和人生成功所必需的。另一方麵,富爸爸——那位在父親逝世之後輟學,接管家族生意的人,他相信在校外學到的知識也同樣重要,甚至比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還要重要。他讚同“在校內學到的知識很重要”這一觀點,但他認為這些知識不能夠確保一個人一生經濟上的成功。因此,他積極、並富有趣味地向我們進行“金錢”方麵的教育。他花費大量的時間,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向我們講述他的想法對我們的學習和人生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但它是我們今後學習和生存的基礎……

特別是在當今這一信息化的時代,理財教育已經是一種不能忽視的教育。可惜,在過去的時代,一直延續到今天,這種教育主要是在家裏進行的,學校裏是不教的,所以,本書就顯得如此重要,因為它主要是教育老師和家長們如何以家庭為單位提高孩子的理財能力。因為學校沒有教這門課,所以你必須自己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為學校沒教這幾門理財課,所以你必須自己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信息時代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