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學會正確上網(1 / 1)

(一)上網途徑要正確

1.引導青少年采取正確的連接途徑上網搜集學習信息。

2.教會青少年到合法的ISP去申請賬號或者采用169、163等公用賬號上網。

3.明確告知青少年非法盜用他人或單位的賬號上網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輕者屬於盜竊行為,重者屬於盜竊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還造成其他的後果,還要加重處罰。

4.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文明上網。

(二)選擇健康的網站

1.引導青少年上一些啟發性強的、有益於學習的網站,如適合中小學生的教育網站,並引導學生學會查找一些他們認為有趣的信息。經常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網站,比如中小學生學習網站、中小學生空中課堂、“中國少年雛鷹網”和中華閱讀網等。這些網站裏有老師和學生交流的平台,有老師教學研究交流的平台。這些網站能成為中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

2.可以登陸一些有名的健康網站,如“新浪”、“搜狐”等了解國內外時政新聞。

(三)防範不良信息要得力

網絡上存在的黃色、反動、暴力、消極的信息會對涉世不深、自製力較差的青少年產生誤導作用。因此,在學生使用的電腦上要安裝網絡過濾軟件,通過安裝網絡過濾軟件,將色情、暴力、邪惡等不良信息拒之門鈴,創造一個幹淨清潔的上網環境。

(四)上網時間要適度

青少年學生上網的時間控製也很重要。由於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身心都受到影響:一方麵,對於那些不注意休息,甚至忘了上課、吃飯、睡覺的長時間上網的青少年來說,就一定要嚴格地控製其上網時間。因為過度的上網不僅對身體造成傷害,如頭暈眼花、腰酸背痛、嘔吐等症狀,而且會對其學習、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對於那些沉迷於聊天、打遊戲、看色情暴力影片的青少年,一定要強製戒除網癮;另一方麵,則是易形成網絡性心理障礙。青春發育期的孩子長時間與電腦接觸,對其思維和感情生活將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人的心理是在環境與人相互影響中形成的,因此,適當控製他們的上網時間,多加強與其他人的溝通和交流,避免產生心理疾患。

其實,每天上網半小時,或者每周集中上網2小時,基本上能夠滿足學習需要。

(五)網絡交友應謹慎

在網絡上交友應十分慎重,即使是成年人也會發生網絡受騙的情況,更不用說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了。因此,在上網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1.不要告訴陌生人你的姓名、家庭住址、聯係電話、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財產情況,防止坑蒙拐騙事件的發生。

2.未經家長、老師同意,決不能同陌生的網友見麵或約會。

3.確需要與網友見麵,必須在父母的同意和護送下,或與可信任的同學、朋友,最好是自己的長輩結伴而行。如果是與同學、朋友一同前往,那最好是帶兩個以上的同伴。

4.一定要具有網絡防範意識,經常與老師、家長和同學們交流上網體會。而老師和家長們則要密切注意學生和孩子的動向,一旦發現危險苗頭,應立即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患於未然。

老師和家長平時要多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懂得基本的對與錯、是與非,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醜的界限,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