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浩瀚無垠的星空,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星海的探秘,本章將帶你揭示宇宙過去現在未來之玄妙,解開恒星行星時間空間之謎團。
小行星會再撞地球嗎
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自然災害莫過於小行星衝撞地球了。如今,這方麵的研究已取得了許多進展。1980年,有兩位科學家研究了白堊紀和第三紀地層中間的一薄層黏土,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銥。而在地球上銥很罕見,小行星中卻十分豐富。因此他們提出:在白堊紀末,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地球曾遭到一個巨大小行星的碰撞,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這也是恐龍滅絕的假說之一。
幾年前,地質學家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尤克坦海岸發現了一個水下隕石坑,他們判斷說,這裏很可能就是地球遭小行星碰撞的地點。1993年9月,美國和墨西哥的科學家測得這個隕石坑的直徑約300公裏,碰撞時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兩億顆氫彈。據此估計,當時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有16公裏。
與此同時,法國的一個研究小組也發現,在遠離日本1900公裏的太平洋底的一個130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遍布有微米級的磁鐵礦和銥晶體。他們認為這不可能是尤克坦遭碰撞時通過空氣越過來的粒子,因為這樣飛過來的粒子經過空氣的摩擦,必然會被燒成圓形。因此他們推測,當時撞人地球大氣層的小行星可能一分為二,其中一塊撞在尤克坦,另一塊則落到了太平洋的中部。
1993年,兩位科學家根據電子計算機模擬認為,以前假定的大量小粒子碰撞的積累而導致地球自轉是不可能的。他們提出了在40億年前,曾發生過一次像火星一樣大的天體碰撞了地球,從而使地球開始了自轉,並由此產生了月球。這也是月球形成的假說之一。
科學家們還根據空氣動力學的複雜計算認為,彗星或含碳豐富的小行星會在更高的空中爆炸,還不至於危及地麵。隻有那些含鐵豐富的小行星才會在地麵形成隕石坑。而介於兩者之間的更普遍的石質小行星,才會發生通古斯類型的事件。這是一顆像足球場大小的小行星,其典型的速度為45馬赫;當它以此速度進人大氣層時,空氣被集聚在其前方,後方就形成了一個真空,這一巨大的壓力差形成的壓力梯度正好會使它破碎。這一爆炸若發生在8公裏的高空,可使周圍的空氣熱到500001,其威力相當於一個核彈頭,並產生出一個以超聲速擴散的熱氣團,其衝擊波足以使一個像紐約那麼大的區域內的樹木全部燃燒起來。據稱,6500萬年前就曾有過一場遍及全世界的大火,該大火就是由小行星碰撞地球引起的,大火燒掉了全世界1/4中的植物,致使幸存的恐龍也因缺乏足夠的食物而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1993年6月,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新的小行星帶,其中有許多直徑小於50米的小行星正沿著離地球很近的軌道繞日運行。有人擔心它們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但經科學家們計算表明,這些直徑小於50米的任何小行星在進人大氣層後,都會被炸得粉碎,因此不會給地球帶來任何災難。值得注意的是,1983年,又一顆小行星被發現,命名為“1983tv”。英國天文學家在計算了這顆小行星的軌道之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1983tv”不改變其運行軌道,將於2155年與地球相撞,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雖然這將是150年以後的事,但人類也該早想對策,而不能坐以待斃。其實,根據人類現代科學技術水平以及150年的高速發展,辦法還是有的。比如我們可以迫使這顆小行星改變運行軌道,從而避免它與地球相撞。此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地對空遠射程導彈一類的武器在太空中將它摧毀掉,這將不會是很困難的吧!而目前最重要的是,首先要精確地計算出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對於2155年碰撞地球一說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在全世界天文學家沒有得出共同的結論之前,它始終隻是一個“相撞之謎”。
十多年前,美國宇航局一個顧問委員會,在討論恐龍滅絕理論時認為,將來類似的撞擊也會使人類滅絕。為此,他們正在研究對策,一旦有一個直徑為一英裏左右的行星將要撞擊地球,就可以用發射核彈頭導彈在其旁邊爆炸的方法,來改變它的行進方向。
出人意料的是,也有人歡迎小行星光臨地球。因為未來學家們認為,一個僅1英裏寬、含有上等鎳與鐵的小行星,能給我們帶來高達4萬億美元的資產。除了大量的鎳與鐵之外,有些遊離的小行星還可能含有豐富的金和鉑以及一些稀有元素如銥等,其價值無法估計。所以,目前西方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想方設法地積極準備迎接這些地球的不速之客哩。
水星探秘
在肉眼能看到的五大行星中,水星是最難以捉摸的。因為它離太陽最近躲藏在強烈的陽光裏,難以一睹它的容貌。就連鼎鼎大名的天文學家哥白尼,也因沒有看到過水星而終身遺憾。但是在機會碰巧的情況下,水星會從太陽麵前經過。這時,人們可以看見在明亮的太陽圓盤背景上出現了一個小圓點,那就是水星,這種現象叫作“水星淩日”。上兩次看到的“水星淩日”發生在1986年11月13日和1993年11月6日中午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