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地月探秘(6)(2 / 3)

在實施“阿波羅計劃”的初期,美國NASA的科學家們顯然說過,月球的年齡是46億年。與太陽係的年齡大致相當,但是也許比地球要古老。哈洛德尤裏博士也說過,無論我們如何強調地球年齡也是46億年,這隻不過是推測,還沒有任何可資援引的證據。尤裏博士是一位得出“根據確鑿的證據,月球比我們的地球乃至太陽係都更為古老”這一結論的月球研究專家。直至今日,美國NASA都沒有接受這種證據,因為它還頑固地堅持46億年的“定論”。這裏的奧妙,令人深思。

月球背麵有些什麼

月亮的旋轉運動,在地球引力影響下,自轉和公轉周期是一致的。因此,月亮永遠隻以半個球麵對著地球。

月亮的公轉軌道麵和地球公轉軌道麵有個交角,這就使月亮自轉軸的南端和北端每月輪流地朝向地球,在地球上,有時能看到月亮的南極和北極以外的部分。實P示上,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表麵不隻是半個球麵,而是月亮表麵的59%。

還有其餘的41%的月麵(月亮的背麵)呢?由於它始終背著地球,人們沒法瞧見,千百年來,對它一直是個猜不透的謎。

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月亮的背麵,重力可能要比正麵大一些,也許有空氣和水的存在。有人預言說,可以斷定那裏有一片環形山,既廣闊,又明亮。也有人說,地球北半球大陸多,南半球海洋多。月亮上可能也是這樣;月亮正麵的中央部分是高地,月亮背麵的中央部分是一片“大海”——呈暗色的平原。

1959年1月2日,蘇聯發射的“月球1號”,於1月4日飛抵距月亮6000千米的上空,拍攝一些照片傳到了地球。

1959年10月4目,蘇聯又發射了“月球3號”自動行星際站。它於10月6日開始進入繞月球的軌道飛行,7日65時30分,它已轉到月亮背麵大約7米的高空。當時地球上看到的是“新月”。月球背麵正是受太陽照射的白天,是照相的大好時機。當行星際站運行於月亮和太陽之間的時候,在40分鍾內拍攝了許多不同比例的月球背麵圖,然後進行顯影、定影等的自動處理,而通過電視傳真把資料發回地球。這是有史以來拍攝到的第一批月亮背麵的照片。從此,這個千年奧秘終於被揭開了。

月亮的背麵也是像正麵一樣的半球,絕大部分是山區,中央部分沒有“海”,其他地方雖有一些海,但是都比較小。背麵的顏色稍稍紅些。現在,科學家已經繪製成一幅較詳細的背麵圖,並且給那些背麵的山和“海”,按國際規定來命名。

環形山以已故著名科學家名字為名的有:齊奧科夫斯基、布魯諾、居裏夫人、愛迪生等。“海”有理想海和莫斯科海等。有五座環形山用中國古代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和萬戶五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萬戶環形山,麵積約600平方千米,它位於南半球,夾在赫茨普龍與帕那(都是英國物理學家)兩座環形山之間。

神秘的引人注目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呢?

界1966年,美國“月球太空船2號”拍攝的照片,使人們能夠仔細地看清月麵上那些大量錯落、形狀不一的圓丘,同美國西北部的圓丘相似。科學家認為,它們是由月亮內部熔岩向月麵鼓湧形成的。

現代科學儀器觀測的結果和宇航員帶回的月亮岩石所作的分析,使科學家得出這樣的假設:火山活動和隕星撞擊這兩種自然力量在月貌的形成中都有作之用。許多圓丘和較小的環形山是火山活動中形成的,而那些大環形山是隕星撞擊月亮時造成的。

月球的十個未解之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往今來,出現了多少詠月的名句,那些詩句中的美好意境總是讓我們陶醉不已。我們對月亮充滿了好奇之心,盡管人類早就登上了月球,可是,還有一些謎團我們無法解釋。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月球的十個未解之謎。

月球起源之謎

對於月源,科學家提出3種理論,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劃”卻有助於證明,其中看來可能性最小的理論是最佳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分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製,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3種理論全都難以站住腳。正如羅賓布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土壤的年歲更大之健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岩石周圍的土壤相比岩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岩石大10億年。乍一聽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學成分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岩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