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激戰,前後長達95天,大的攻守多達十次,史稱“十戰鬆山”。此役,當地人說,鬆山上的每一把泥土都被戰火熏烤過,被鮮血浸泡過。在鬆山隨便抓起一把土,都能找到彈殼。鬆山已被染成了紅色。此役,中國軍隊投入十個團兩萬人,傷亡7763人,日軍死亡1260人,無一逃脫。
第11集團軍司令黃傑後來在回憶錄中寫到了鬆山戰役的慘烈:“在鬆山,沒有一棵樹上沒鑽有子彈,沒有一片樹葉沒有彈孔。第8軍在這裏長眠著六千勇士,終於踏上了鬆山的山頭。”
龍陵之戰
鬆山戰役結束了,騰衝戰役結束了,龍陵戰役還在繼續,遠征軍源源不斷地開赴龍陵。
就在鬆山血戰的同時,龍陵的激戰也在進行。鬆山戰役打了兩個月零四天,而龍陵戰役打了將近五個月。主攻鬆山的是第8軍,主攻龍陵的是71軍,另外還有第2軍、第6軍,第8軍榮譽第1師的兩個團。
71軍下設三個師:87師、88師、新編28師。87師和88師都很能打。新編28師戰鬥力則較差,這個師的人員全部是第一次緬甸戰役中第66軍第28師和第29師死裏逃生的士兵組成的。他們九死一生回到國內後,29師的番號被撤銷,兩個師所剩下的5000人編為新28師。第一次緬甸戰役的時候,第66軍還有一個師,這就是去了緬甸的大名鼎鼎的新38師。
71軍在經過數日激戰後,肅清了龍陵外圍的日軍,宋希濂急忙給蔣介石發報:表功。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攻打龍陵的71軍擺了一個大烏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時任71軍88師副師長的熊新民後來寫過一篇《連戰連捷的滇西反攻》:
嚴令前線突擊衝鋒,但總是不能衝入敵陣。宋總司令原是我軍的老軍長,在官兵中威望很高,他親臨督戰,士氣大振。盡管官兵淋個濕透,個個饑腸轆轆,隻要一聲令下,還是鼓足勇氣,奮不顧身,爬也要爬上去打衝鋒。輕傷不下火線,人人奮勇作戰,無一畏縮後退的。
攻打老東坡非常艱苦,88師副師長熊新民每戰必在最前線指揮作戰,對當時的情況記憶深刻。這一天,他組織了三次敢死隊衝鋒,都無法攻上老東坡。黃昏時分,熊新民垂頭喪氣地回到尖山寺的師部指揮所,然後聽到說:“老東坡已被我軍占領了。”熊新民趕到老東坡,登上山頂,看到日軍陣地上到處血跡斑斑,罐頭盒、餅幹袋、紗布、繃帶丟了一地,而攻占了老東坡的部隊,連電話兵都下山追擊日軍去了。
中國遠征軍進攻龍陵
夜色深沉,熊新民困意上來,想在山上打個盹,突然,一個傳令兵從城裏跑上山來,手拿戰利品,對熊新民說:“龍陵城已被我軍占領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傳令兵,報告了同樣的消息。當時,與前方的電話無法接通,而後方已經把消息傳播出去。
好容易把電話線接通了,宋希濂打來電話問:“龍陵占領了,確不確實?”熊新民回答:“天又黑,又下大雨,我現在在老東坡陣地上,前線從城裏回來的傳令兵都說占領了,到處搜索,都沒遇到抵抗,他們還帶回很多戰利品,牛肉罐頭、餅幹,我都吃過了。電話還未架通,我看是占領了。”
天亮後,前方的電話架通了,連長、營長都打來電話說:“敵人在城中心靠滇緬公路西側,占領一座堡壘,還附有一門小炮,死命抵抗。”
這股日軍很快就被中國軍隊的大炮轟為碎片,可是,龍陵周邊地勢最高的回龍山還在日軍手中。回龍山不但控製著龍陵城,而且居高臨下控製著滇緬公路。
回龍山,四麵都是懸崖峭壁,無法攀爬。中國軍隊想要攻占回龍山,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