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敬禮!老兵(1 / 2)

20年前,在我還沒有做暗訪記者的時候,我來到雲南高黎貢山旅遊。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背包客,買上一張硬座車票,背著一個洗白了的包,睡在兩元錢的小旅社裏,就這樣開始了天涯孤旅的生活。

高黎貢山有一個地方叫灰坡,當地人說,在抗戰後期,這裏曾經打過一仗,日軍在守,中國軍隊在打,打得非常慘烈,前麵的屍體摞成了堆,後麵的人踩著前麵的屍體向前衝。因為死的人太多了,好些年,這條路都沒有人敢通過。還有人說,在沒有月亮的晚上,這裏就傳來了喊殺聲和部隊的操練聲。

抗戰時期,雲南是大後方,怎麼會在高黎貢山上有戰事發生呢?我不理解。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抗日戰場分為三部分,其中有一部分的戰場就包括高黎貢山。

後來,我旅遊到了貴州都勻,在這裏聽說了一些關於一支中國軍隊訓練的故事。當地百姓說,這支中國軍隊後來出國打仗了,再也沒有回到都勻。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還有中國軍隊出國去打仗。中國軍隊為什麼要出國去打仗?

後來,我開始自費尋找抗戰老兵,足跡從長城腳下走到西南山區。期間,我聽到很多老兵向我講述那些浸泡在血水中的往事,才了解到這段曆史。

這支軍隊叫中國遠征軍。

在中國遠征軍老兵的講述中,那些逼真得就像發生在眼前的細節,那些讓人悲喜交加的情節,將我帶回到了那段血與火的曆史中。在睡夢中,我常常看到炮火連天的場麵,看到斷臂殘肢在空中飛舞……我常常突然就被嚇醒,摸到自己一身汗水。

因為采訪這段曆史,我開始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都是做田野調查的極為嚴謹的史學家,他們對曆史的接近和了解,遠遠超過那些坐在書齋中尋章摘句的研究者。戈叔亞,他是中國最早從事田野調查的民間學者,遠征軍每場戰役的地點,他都去查看,而且自己翻譯日軍的資料;晏歡,新一軍第二任軍長潘裕昆的外孫,建築學博士,為了了解新一軍的曆史,生生把自己熬成了一名史學家……

我先後走訪的中國遠征軍老兵,將近100名。從他們的講述中,我了解到了這支軍隊在抗戰中後期很多悲壯而感人的經曆。他們的故事非常精彩,遠遠超過電視連續劇《中國遠征軍》和《我的團長我的團》。

他們第一次出國作戰是在1942年夏天。他們興衝衝地來到緬甸,卻遭遇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上層指揮不力,卻要讓他們來付出犧牲。因為敵情不明,武器落後,眾寡懸殊,指揮混亂,他們被日軍追趕、屠戮。有一名老兵說,中國軍隊沒有接受過叢林戰的訓練,而這些日軍卻是在叢林中訓練有素的軍隊,日軍的機槍架在樹上,狙擊手埋伏在樹上,埋伏在中國軍隊的必經之路上。當中國軍人從樹下走過,日軍展開射擊,中國軍人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傷亡極為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