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迪決定停止攻城,采取圍困的策略。他又在城外四周要道布置了重兵,專等援兵到來,好消滅他們。這樣,圍困了三個月,各地援兵紛紛被消滅,城中糧草漸漸匱乏,守軍陷入絕境,無奈隻好獻城投降。馬赫迪也不難為他們,除處決一些罪大惡極之徒外,其他人一律以禮相待。敵兵感動不已,紛紛參加義軍。
歐拜伊德城失陷,蘇丹總督驚恐不安,英國人也不知所措如坐針氈。不久,英國以蘇丹政府名義派前駐印度軍官希克斯統率13000多人進剿義軍。希克斯手中有足夠的彈藥及糧草,戰馬500匹,馱運輜重的駱駝5000多頭,並配有槍支和大炮。1883年9月,希克斯率軍從白尼羅河的杜懷姆出發了。
馬赫迪聽到報告後,立刻和副首領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商量,決定由阿卜杜拉和另一個將領帶領一支義軍假裝撤退,誘敵深入,另派一支隊伍斷敵後路,同時把沿途的糧食運走,把井填死。
10月的一天,馬赫迪義軍在歐拜伊德以南等地帶,圍殲了近萬名敵人,希克斯等一些軍官都戰死了。
馬赫迪乘勝前進,率領義軍直指首府喀士穆,把喀士穆團團圍住。這一連串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政府立即再次任命戈登為蘇丹總督。戈登心狠手辣,曾參加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後又組織“洋槍隊”,鎮壓太平國起義。70年代,曾當過蘇丹總督,在英國人眼裏,他是對付起義軍的行家裏手。
戈登上任後,親手寫信給馬赫迪,並帶去一份委任狀和一件精美華貴的長袍,任命馬赫迪為科爾多凡省省長。馬赫迪立刻回信說:“我是民眾期待的當之無愧的馬赫迪,何用你來委任?你的唯一出路就是向我們投降,不要再想什麼鬼把戲了。”
馬赫迪回贈戈登一件苦行僧穿的長袍,並將委任狀及長袍退了回去。戈登接到這些東西,氣得七竅生煙,知道這種人不管用什麼辦法也是無濟於事的,決心與馬赫迪較個高低。可當他冷靜下來後,知道自己手中的兵馬不是馬赫迪的對手,忙遣人向倫敦要求派援兵。
1885年1月26日,經過數月的圍困,喀士穆城中的糧食及物資漸趨緊張,馬赫迪立即不失時機地發出進攻命令。城中士兵們已經懈怠,隻用了兩天的時間,義軍就攻入城中。戈登正在總督府裏盤算如何與義軍周旋,忽見義軍衝了進來。他立刻從房間裏逃出,直奔樓梯,正遇上一隊義軍迎麵上來,一個義軍戰士將長矛刺進戈登的胸膛。戈登大叫一聲,當場斃命。這個惡貫滿盈的強盜,終於得到報應。兩天後,英軍被迫撤出蘇丹。
攻下喀士穆後,以馬赫迪為元首,建立了馬赫迪國,定都於恩特曼。為促進經濟繁榮,在蘇丹曆史上第一次發行了貨幣。
馬赫迪因病於1885年6月22日去世,年僅41歲。他的事業便由副首領阿卜杜拉繼續完成。
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國殖民軍再次向蘇丹發動進攻。1898年4月,喀士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殘部繼續打遊擊,直到次年戰死。1899年,英國和埃及簽訂了英埃共管埃及的協定,蘇丹再次喪失獨立地位。馬赫迪派轉入地下活動,成為秘密教派。
經過蘇丹人民半個世紀的鬥爭,英埃軍隊於1955年11月撤出蘇丹。1956年1月1日,蘇丹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