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法雙方的炮戰開始了。法軍將400多門大炮全部動用起來,猛烈向箭頭堡攻擊,俄軍則用他們的300多門大炮奮力還擊。俄法陣地相距不足一公裏,由於無數炮彈的轟擊,滿地都是高低不平的彈坑和四散飛濺、層層迭迭的彈片。
一陣射擊之後,拿破侖看到俄軍火力已明顯減少,認為時機已到,就命令部隊衝入俄軍陣地。一霎時,法軍個個勇猛異常,高呼著向箭頭堡撲去。俄軍也不甘示弱,對準成千上萬的法軍猛烈開火,結果,法軍成批地倒下。但是,由於法軍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俄軍,盡管傷亡慘重,最終仍然衝進了箭頭堡,擊斃了殘餘俄軍。俄軍守堡士兵全部陣亡。巴格拉基昂迅速調集85萬後援部隊增援,麵對法軍,俄軍也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決心為死難同胞報仇。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命令俄軍堅決奪回箭頭堡。俄軍在法軍炮火轟擊下,一批又一批地死去,終於又奪回了箭頭堡。
在一天的戰鬥中,法軍共有八次奪得箭頭堡,俄軍奮力反撲,又八次奪回箭頭堡,每次爭奪,雙方都有極為慘重的人員傷亡,一天的戰鬥,雙方共損失人員8萬人左右。所以人們說,這次戰鬥是19世紀第一次規模最大的爭奪戰。到傍晚時分,拿破侖組織兵力,又作了第九次爭奪,轟轟隆隆的炮聲帶著死神飛入箭頭堡俄軍陣地。俄軍也積極組織有效的反擊。突然,一顆炮彈落在巴格拉基昂的身旁,彈片四下飛濺,其中一塊擊中巴格拉基昂,撕裂了他的胸膛。巴格拉基昂血流如注,麵色蒼白,慢慢地倒了下去。這位“俄國最傑出的軍人”再也沒有爬起來。
法軍趁勢攻入箭頭堡,俄軍最高統帥庫圖佐夫下令部隊撤退。這次爭奪戰以法軍的勝利而結束。
9月14日,法國軍隊在拿破侖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進入莫斯科。但庫圖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給了拿破侖。
拿破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占領的莫斯科,裏麵什麼東西也沒有。惱羞成怒的法軍一把火點著了整個城市。烈火在全城燃燒,熊熊的火焰仿佛在替法國將士耀武揚威,也仿佛在為所有俄國人訴說著國家所遭受的空前的劫難!
烈火在莫斯科燃燒了三天三夜,克裏姆林宮被滾滾濃煙籠罩著,拿破侖在裏邊還未體會夠勝利者的喜悅,便被濃煙趕了出來,他實在難以忍受刺鼻的煙味。
法軍雖然占領了莫斯科,但隨著冬天的到來,本來就已十分短缺的軍需物資,這時更是緊張。將士們以生命換來的成果,卻因為缺衣少食而難以維持,法軍內部怨氣衝天。10月18日,俄軍又襲擊了法軍,打死打傷法軍3000餘人。麵對這種情況,拿破侖感到,他的部隊已不堪一擊,已經無力再繼續占領俄國了,否則,不是被俄軍打死,就是被餓死、凍死。所以,他於10月19日率115萬殘兵從原路返回。回國途中,又不斷遭到俄國伏擊,加上天寒地凍,風雪交加,無數士兵大批大批地死去。11月29日,在渡過一座橋時,士兵與隨軍家屬互相爭搶過橋,又有12萬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侖終於離開俄國,但原來的60萬大軍,現在隻剩下2萬瘦弱的士卒。
這次遠征俄國,法軍遭受到了重大損失,拿破侖所領導的武裝鬥爭最終因各國勢力的反對而徹底失敗了。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回法國重建封建王朝了。
趁法軍退出俄境的時候,沙皇立即聯合奧、普軍隊追殺過來,1813年與法軍會戰於德國萊比錫,法軍又遭重創。之後,1814年3月31日,亞曆山大與各國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侖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