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脊灣是閩南海濱的一座漁鎮。此鎮臨海傍山,民約千戶,自古風調雨順,物產豐富,但荒遠險僻,暗礁叢生,陸海交通都不甚便利。
鎮上有一富比王侯的員外,姓仇。仇員外年過五旬,中等身材,略微發福,來礪脊灣不過十年。據聞他當年曾是京官,在外名聲甚大,後來卻不知為何壞了事,嘉靖皇上一怒之下,把他發配到這偏僻之地。不過貶雖貶,畢竟他根基非凡--鎮上長者都還記得,當年仇家建宅便費工三年餘,隻搬家,又近一年,始成如今這座深宅大院。其不僅綿延半條南街,院內更亭台樓榭,簷廊曲橋,假山內湖,奇樹怪石不勝枚數,並養了無數鬟役及靈禽異獸,光美輪美奐的高樓就七八座,皆不下於三層,可謂一派富貴氣象,榮華風光,不消細說。
仇員外人說起來也不算壞,他這些年在礪脊灣雖免不了擴田奪地,卡茶搶漁,卻也修橋鋪路,年節濟貧,做過不少善事。
但許是他運交華蓋抑或流年不利,瞧,這一年新始,他又撞入了黴運。
首先是正月初一大清早,仇府門口的兩隻丈餘高的白花大石獅子,竟悄悄成了兩堆碎屑,還被潑淋了狗血狗屎,打更巡夜及門房等一眾家丁,整夜居然絲毫未察。大過年裏,可謂討了個大大晦氣。
其次是二月二龍抬頭這日,仇府的一條三桅三層的大號漁船(其實是下南洋的私船,鎮上誰都明白)竟在海上莫名失蹤,至今沒得頭緒,自是人財兩空。
第三件最糟心。三月三上巳節這日,仇府的老管家親押一隊大葉鐵觀音的極品貢茶出山時,被賊人劫貨害命不算,竟還將老管家的頭顱,懸掛在仇府大門丈八高的黑底金字門匾之上。
於是,平日裏安居樂業的礪脊灣不再平靜,一時間坊間謠言四起,有的說是冤家尋仇,有的說是鬼祟上門,弄得鎮上人人自危,膽小的嚇得白日也不敢出門。
但奇怪的是,被欺至此,仇府上下卻一不報官懸賞,二不拜佛請仙,隻派人摘下頭顱,抹淨牌匾,將老管家配個木身草草安葬了事。其後仍是一切照舊,竟似渾然無事一般。真讓人不知說什麼好,但主家不急,大家夥兒有什麼辦法?隻能跟著提心吊膽,搖頭歎息。
不想幾日後,仇家又出事了--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卻不再是壞事,而是喜事,一件很奇怪的喜事!
此宗怪喜事,還要從乞巧節說起。
據說這年的七月初七,仇家大小姐芳齡就要滿十六周歲了。
仇員外膝下無子,夫人早逝,隻此一位掌珠。鎮上見過仇小姐的人不少,但卻沒人見過她的容貌。每年適逢三元佳節,仇小姐除了依例去媽祖廟禮拜之外,平時幾乎足不出戶。外出總是香車軟轎,上下盡皆鬟攙姆扶,但令人鬱悶的是,仇小姐總是頭戴一頂玄色鬥笠,四垂三尺黑紗,完全遮住了她的容顏。即便如此,有幸見過她的人,都會呆上半天,感歎天下竟有這樣好看耐瞧的身影。於是,風傳又起,人們說那紗笠之下,其實不是仇小姐本人,而是仇員外巨資打造的一個真人大小,帶西洋機括的白玉美人,否則,那丫鬟所扶的小手,怎能那般刺目的白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