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古代曆史名人事跡追蹤(13)(3 / 3)

麥哲倫的生命之船因何擱淺

1522年9月6日的西班牙塞維爾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一條名為“維多利亞號”的航船返回了,西班牙人三年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人們紛紛趕往港口,想親眼目睹船隻帶回的奇異的東方物品,想親耳聆聽船員們那神奇的探險經曆。但當船隻靠岸時,沸騰的人群立即平靜下來,因為眼前的情景太悲慘了:在僅有的一隻海船上走下了十八名骨瘦如柴的船員,始終沒有看到領隊麥哲倫的影子。西班牙國王授予“維多利亞號”船長埃裏·卡諾一枚帶有地球圖案的徽章,上麵寫著:“你首次圍繞我航行一周”。但人們知道,這句話應該屬於麥哲倫。而麥哲倫的生命之船早已擱淺在他成功的航程中了。麥哲倫於1522年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從而證明了地圓學說。

麥哲倫1480年出生在葡萄牙一個沒落的騎士家庭,少年時被父親送進王宮服役,曾做過王後的侍童。1505年麥哲倫參加了葡萄牙的遠征隊,先後到過東部非洲、印度和馬六甲等地進行探險和殖民活動。在東方漫長經曆中,麥哲倫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八年航行歸來後,麥哲倫返回裏斯本,向葡萄牙國王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希望得到支持,但遭到拒絕。1517年,麥哲倫放棄葡萄牙國籍,移居西班牙。他向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呈現了一幅繪製得十分詳盡的彩色地球儀,上麵標明了擬訂的航線。麥哲倫的想法與國王一拍即合,國王立即答應了麥哲倫的要求,出資裝備了船隊。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一支由五條海船、二百六十五名水手組成的遠航隊,從西班牙聖盧卡港出發了。該船隊的行動立即引起了葡萄牙王國的注意,為了保持自己的貿易優勢,他們派了一些奸細打進了麥哲倫船隊,伺機破壞,以便阻撓這次計劃。船隊在浩渺的大西洋中航行了七十天後,到達了巴西海岸。船隊繼續向南行駛,於1520年3月31日,到達聖胡利安港(今阿根廷境內)。在這裏停留期間,由於天氣寒冷,再加上糧食不夠吃,船員疲憊不堪,情緒十分低落。後來有三艘船還發生了叛亂,責令麥哲倫前去談判。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麥哲倫非常鎮靜,他派人刺殺了一位船長,機智地鎮壓了叛亂。但仍有一條船被浮冰撞碎,沉入海底。

1520年8月,船隊繼續向南航行,兩個月後,奇跡終於出現了:大家夢牽魂繞的“大海峽”就在眼前。麥哲倫派一條船隻前去探路,但這條船隻卻趁機掉頭返回西班牙。麥哲倫帶領剩下的三條船隻經過二十八天航行,終於在10月28日走出了海峽的西口。後來,為紀念麥哲倫的功績,人們就把這個海峽稱為“麥哲倫海峽”。麥哲倫的船隊又向西航行,去尋找“香料群島”——馬魯古群島。但由於計算上的錯誤,麥哲倫的航線距應走的航線偏北了十度。但正是這一錯誤,使麥哲倫發現了歐洲人所不知道的又一群島嶼,這就是後來以西班牙國王菲律普名字命名的菲律賓群島。1521年3月28日。船隊來到了菲律賓群島的一個小島——馬索華島。隨麥哲倫航行的人群中,有一個名叫思裏克的馬來人,在這個小島上,思裏克竟然聽懂了島上居民的語言。這一小小的舉動,讓麥哲倫和思裏克激動不已。這讓他們回想起九年前的1512年,當時他們的船隊就是從這個地區西行回國的。而九年以後的今天,他們居然從東方進入了該地區,這些都說明,他們居然已經繞地球航行了一周,有些學者關於“地球是圓的”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披波斬浪的麥哲倫航隊。

菲律賓群島是麥哲倫環球航行中最輝煌的地方,也是他輝煌生命的終點。1521年4月7日,麥哲倫的船隊到達了村莊林立、人口眾多的宿務島。在隆隆的鞭炮聲中,西班牙人在島上豎起了巨大的十字架,宣稱該島屬於西班牙國王。隨後他們又要求當地土著人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接著又強迫宿務島周圍島嶼的土著人屈服。其中的馬克坦島反抗最為激烈。1521年4月26日半夜,麥哲倫率領著六十名船員,分乘三條船,前往馬克坦島,準備憑借先進的武器來鎮壓馬克坦島人的反抗。不料在4月27日清晨遭到了馬克坦島人的頑強抵抗,他們用弓箭和標槍同麥哲倫的船員激戰,麥哲倫的腿上中了一箭,他見勢不妙,下令船員撤退。在敗退中,麥哲倫和其他六名受傷的船員在淺海處被馬克坦島人包圍了。麥哲倫試圖反擊,但拔劍的右臂被刺傷,一把彎刀也重重地砍在了他的腿上,他痛苦難忍地一頭栽倒在海水裏,馬克坦島人蜂擁而上,結束了冒險家的性命。當日下午,剩餘的船員試圖用金銀財寶贖回麥哲倫的屍體,但遭到了拒絕。就這樣,麥哲倫的生命之船在馬克坦島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