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絢麗多彩的大宋文化(1 / 2)

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二程、朱熹、歐陽修、蘇軾、司馬光及沈括等優秀人物,享譽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針及火藥的發明和應用,更對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宋朝是個群星彙粹的年代,寇準、包拯、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蘇東坡、沈括、嶽飛、朱熹、李清照、辛棄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國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奪目的人物。宋朝因為極其重視文教,學術文化的成就極高,中國文化至此更趨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麵的人才也就不斷的湧現了。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外、還有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四大書法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理學家北宋二程:程頤、程顥。南宋東南三賢:朱熹、張拭、呂祖謙。南宋四大家:陸遊、楊萬裏、範成大、尤袤。

重要的是宋朝許多名人文化大家,都是出身貧苦。範仲淹、歐陽修都是單身家庭出身,自幼貧寒。範仲淹一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謝氏帶著尚在繈褓中的仲淹改嫁朱姓的人家。範仲淹從小生活極其艱苦,喝粥度日苦讀。歐陽修年少時家裏買不起筆紙,他母親用蘆稈畫地教他識字。最終兩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文化大家,朝廷重臣,國之棟梁。範仲淹、歐陽修或許命運相近,兩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王安石、蘇洵、蘇軾、曾鞏都是歐陽修培養扶植起來的文化大家。蘇軾又培養了著名的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陸遊是曾鞏的學生,陸遊、辛棄疾是好朋友,他們在一起的交往聚會組成了文化沙龍、文學俱樂部。宋朝民間湧現了許多的文學社體,總之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是中國文明的第二次浪潮。不僅使神韻文明向絕對化發展,還使平民文化發展起來。戲藝,有滑稽劇、雜技、傀儡戲、皮影戲、說話、雜劇等等。其中雜技就有上百種。

宋人小資情節嚴重,宋詞中抒發的感情大多都是抒發那種淺斟低唱的閑情逸趣。宋詞體現了宋朝穩定的政治局勢、繁榮豐富優越的社會生活。茶文化是在宋代時才達到藝術的境界。宋朝的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茶,而是茶飲料。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鹽,要加各種作料的茶。這是有無數種喝法的茶飲料與茶文化,遺憾的是像宋朝大多數的工藝、文化一樣沒有遺留到現在。

玉文化是在宋時開始流向民間的。由於宋徽宗對玉器的過分喜愛。導致玉器在宋代空前發展,世俗化傾向的玉雕空前發達。宋的玉器玩味大增,禮性大減。宋代出現了玉雕市場和專門販賣玉器的商鋪。市民成為玉器的玩賞者、擁有者。佩帶玉器受到廣大的市民階層及文人墨客所追捧流行。

物質生活的富足,精神追求變的越發迫切,於是宋朝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有了強烈的文化需要,國民閑暇的生活,審美趣味,生活情趣,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榮,詩詞、歌賦、雜技、戲曲、民間音樂、小說、書法、建築等藝術都在宋代高速發展。